新闻背景: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虚假实习证明买卖火热。在某社交平台上,有卖家会准备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地点、不同企业的实习合同,供高校学生“选择”,甚至不只是为学生加盖公章,还可以代写评语和提供电话回访。
大学生理应上好“社会第一课”
众所周知,文件造假违法违规。个别学生之所以试图获取虚假实习证明,或是因为对实习的价值评价不高,因此不愿实习,想把实习的时间省出来,从事学习、娱乐等其他活动,或是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或岗位,又急于给自己的简历“贴金”,以便在就业时获得优势,因此选择铤而走险。但无论如何,买卖虚假实习证明都万不可取。【详细】
虚假实习证明无疑是糟糕的“社会第一课”。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习既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为即将步入的职场生涯做铺垫,如果以谎言开篇,又如何面对漫漫人生路上数不清的诱惑与考验?无论是从个人职业规划,还是从恪守法律道德规范的角度出发,认真对待实习都是大学生理应上好的“社会第一课”。【详细】
坚决遏制虚假实习证明买卖
当下,各种实习造假充斥于市,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链条,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不是好事情。虚假实习证明危害着社会诚信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绝非危言耸听。【详细】
那些提供虚假证明的不良商家,其行为不仅破坏了高校教学管理秩序,也因为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印章而涉嫌违法犯罪。必须坚决遏制此种买卖之风。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打击力度,压紧压实平台管理责任,让提供虚假证明者无立足之地。【详细】
以“组合拳”打开高校实习新局面
一份虚假实习证明,可能没什么分量可言,但是,诚信无小事。本着对学生前途负责的原则,高校要加强诚信教育,帮学生把其中利弊分析透彻,让学生知道作假的严重后果。此外,学校也应搭建平台,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资源,并提供有效的实习指导。
在高校的职责范围之外,有关部门也应鼓励用人单位重视实习生的培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可以锻炼能力的实习岗位,将实习作为培养人才、积累人才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以“组合拳”打开高校实习新局面。【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大河网、成都商报)
V视角:
@小娃她爹:糊弄鬼呢?
@BrownSixty:弄虚作假,终会露馅儿。
@touchpanda:老老实实做人不好吗?
@小警帼: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违法犯罪,严惩不贷。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纸是包不住火的,实习造假害人害己。虚假实习证明做得再逼真,也是不折不扣的谎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东窗事发,悔之晚矣。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可贵的,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就算简历不那么闪亮,但至少内心坦荡。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