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食品安全无小事,不能留任何“鼠洞”隐患

2023年06月29日 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有网友近日发布视频称“在秀山县中医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重庆市秀山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查封实物,其后发布通报认定该异物为老鼠头,如何进入盒饭等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食堂不该成为食品安全重灾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若参与食品生产制作、保存、销售等环节的每个人都能瞪大眼睛,守住自己那一道食品安全关,定不至于让一只老鼠出现在餐桌上。【详细

  食堂本应是安全和健康的代名词,可现在呢,低级错误连番上演,安全和健康不断被践踏。我们不禁疑惑:一个个好好的食堂,怎么成了老鼠头的集散地,以及信任的重灾区?【详细

  落实监管责任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不到一个月,两个“老鼠头”搞得人心惶惶。此次事件所指向的食品安全问题,恐怕不是偶然:食品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出了问题,工作不严谨不走心,还有监管薄弱,惩戒机制不够健全,越轨成本过低,等等。而这背后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的利益,或许才是某些食堂成为食品安全重灾区的根源,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详细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医院、高校等单位后勤社会化运营的案例并不少见。若管理得当,这样做能解决人少事多、技术不精等困难。不过,食堂可以外包或委托经营,但主办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却不可推卸。第三方经营者更重视赚钱,容易出现为降低成本而购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原料或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要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主办单位就不能当甩手掌柜。【详细 

  堵住食品安全防线上的“鼠洞”

  教训深刻,再敲警钟。在查清鼠头事件、让相关责任人付出代价的同时,应仔细排查食品安全各个环节上的“鼠洞”,无论是明的还是暗的,都要用“最坚固的材料”坚决堵住。详细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鼠头饭菜事件再次发生,给市场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都敲响了名为责任的警钟。社会各界应携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从源头出发,严把食品收储、运输、加工到端上餐桌的每一道质量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红网) 

  V视角: 

  @灿Teresa:怎么还是“鼠头”?

  @我起个名字:这不是老鼠,明明是“鸭脖”。

  @杰米:今天又看到了,还以为是旧新闻,现在知道了是好几起事件。

  @Minhotbidanx:这次调查好快,希望能给大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禅中七祖:我觉得以后食堂都要安装摄像头,监控视频全程播放。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不同的食堂,同样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都由一颗老鼠头引发。不过,有了前车之鉴,此次事件没有再上演“指鼠为鸭”的闹剧,但这并不代表涉事食堂可以被“从轻发落”。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让“鼠头”摆上餐桌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更应全面排查、从严惩处。食品安全无小事,只要身处这一行业的某个环节上,无论是谁,都该时刻绷紧这根弦儿,不留任何“鼠洞”隐患。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食品安全无小事,不能留任何“鼠洞”隐患

2023-06-29 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有网友近日发布视频称“在秀山县中医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重庆市秀山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查封实物,其后发布通报认定该异物为老鼠头,如何进入盒饭等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食堂不该成为食品安全重灾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若参与食品生产制作、保存、销售等环节的每个人都能瞪大眼睛,守住自己那一道食品安全关,定不至于让一只老鼠出现在餐桌上。【详细

  食堂本应是安全和健康的代名词,可现在呢,低级错误连番上演,安全和健康不断被践踏。我们不禁疑惑:一个个好好的食堂,怎么成了老鼠头的集散地,以及信任的重灾区?【详细

  落实监管责任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不到一个月,两个“老鼠头”搞得人心惶惶。此次事件所指向的食品安全问题,恐怕不是偶然:食品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出了问题,工作不严谨不走心,还有监管薄弱,惩戒机制不够健全,越轨成本过低,等等。而这背后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的利益,或许才是某些食堂成为食品安全重灾区的根源,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详细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医院、高校等单位后勤社会化运营的案例并不少见。若管理得当,这样做能解决人少事多、技术不精等困难。不过,食堂可以外包或委托经营,但主办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却不可推卸。第三方经营者更重视赚钱,容易出现为降低成本而购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原料或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要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主办单位就不能当甩手掌柜。【详细 

  堵住食品安全防线上的“鼠洞”

  教训深刻,再敲警钟。在查清鼠头事件、让相关责任人付出代价的同时,应仔细排查食品安全各个环节上的“鼠洞”,无论是明的还是暗的,都要用“最坚固的材料”坚决堵住。详细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鼠头饭菜事件再次发生,给市场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都敲响了名为责任的警钟。社会各界应携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从源头出发,严把食品收储、运输、加工到端上餐桌的每一道质量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红网) 

  V视角: 

  @灿Teresa:怎么还是“鼠头”?

  @我起个名字:这不是老鼠,明明是“鸭脖”。

  @杰米:今天又看到了,还以为是旧新闻,现在知道了是好几起事件。

  @Minhotbidanx:这次调查好快,希望能给大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禅中七祖:我觉得以后食堂都要安装摄像头,监控视频全程播放。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不同的食堂,同样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都由一颗老鼠头引发。不过,有了前车之鉴,此次事件没有再上演“指鼠为鸭”的闹剧,但这并不代表涉事食堂可以被“从轻发落”。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让“鼠头”摆上餐桌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更应全面排查、从严惩处。食品安全无小事,只要身处这一行业的某个环节上,无论是谁,都该时刻绷紧这根弦儿,不留任何“鼠洞”隐患。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