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鼠头再现饭菜中,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2023年06月29日 07:08   来源:红网   王丹

  6月27日,重庆秀山县市场监管局发布就网传“在盒饭中发现疑似老鼠头”初步调查结果的说明:今日,网传“在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接到舆情通报后,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查封了实物,并展开调查核实工作。经认定,该异物为老鼠头。如何进入盒饭等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将及时向社会公布。(6月28日 《人民日报》)

  就在十天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鼠头鸭脖”事件终于有了定论,联合调查组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这两起类似的事件引发了网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慌,更有网友直呼:“食品安全还有救吗?”

  鼠头两次在饭菜中“露面”,展现的不仅是相关餐饮企业的不负责、不作为,还有中国食品安全潜藏的危机:两颗鼠头是“冰山”的全貌,还是“冰山”的一角?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要“顶住”。靠什么顶?靠各方通力协作、稳扎稳打,“顶住”人民健康的蓝天。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从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表决通过、2015年修订的法案,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在2009年正式生效。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从民生角度出发,统一了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明确了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了监督执法者作为“守门人”的职责,是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者加强外部约束,包括事前严格预防和事后严厉打击,从而促进食品市场内部管理能力稳步提高。在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食品安全事件中,当地市场监管局在当日就作出事实回应,并正和相关部门联手调查;反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学校在两天后作出“指鼠为鸭”的错误回应,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也在四天后称异物初步判定是鸭脖,事件迅速发酵,而后江西省成立联合调查组着手调查。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的回应效率及真相澄明情况反映其执法工作的态度,一味地包庇生产经营者只会让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当然,广大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监管部门将鼠头“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出发,严把食品收储、运输、加工到端上餐桌的质量关,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鼠头饭菜事件两次出现,给市场监管者、生产经营者都敲响了名为责任的警钟,告诫社会各界携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要“顶住”,顶的是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的强烈愿望,顶的是人民共同追求健康的蓝天。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鼠头再现饭菜中,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2023-06-29 07:08 来源:红网 王丹

  6月27日,重庆秀山县市场监管局发布就网传“在盒饭中发现疑似老鼠头”初步调查结果的说明:今日,网传“在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接到舆情通报后,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查封了实物,并展开调查核实工作。经认定,该异物为老鼠头。如何进入盒饭等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将及时向社会公布。(6月28日 《人民日报》)

  就在十天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鼠头鸭脖”事件终于有了定论,联合调查组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这两起类似的事件引发了网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慌,更有网友直呼:“食品安全还有救吗?”

  鼠头两次在饭菜中“露面”,展现的不仅是相关餐饮企业的不负责、不作为,还有中国食品安全潜藏的危机:两颗鼠头是“冰山”的全貌,还是“冰山”的一角?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要“顶住”。靠什么顶?靠各方通力协作、稳扎稳打,“顶住”人民健康的蓝天。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从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表决通过、2015年修订的法案,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在2009年正式生效。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从民生角度出发,统一了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明确了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了监督执法者作为“守门人”的职责,是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者加强外部约束,包括事前严格预防和事后严厉打击,从而促进食品市场内部管理能力稳步提高。在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食品安全事件中,当地市场监管局在当日就作出事实回应,并正和相关部门联手调查;反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学校在两天后作出“指鼠为鸭”的错误回应,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也在四天后称异物初步判定是鸭脖,事件迅速发酵,而后江西省成立联合调查组着手调查。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的回应效率及真相澄明情况反映其执法工作的态度,一味地包庇生产经营者只会让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当然,广大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监管部门将鼠头“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出发,严把食品收储、运输、加工到端上餐桌的质量关,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鼠头饭菜事件两次出现,给市场监管者、生产经营者都敲响了名为责任的警钟,告诫社会各界携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要“顶住”,顶的是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的强烈愿望,顶的是人民共同追求健康的蓝天。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