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赢得用户,从拒绝App广告“乱跳转”开始

2023年02月03日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App广告“乱跳转”该整治了

  对于App广告“乱跳转”现象,江苏省消保委曾发起过关于“App开屏广告‘摇一摇’,你怎么看?”的投票。结果显示,91%的消费者表示曾遇到过“摇一摇”等类似形式的开屏广告,92%的消费者表示了厌恶。这意味着,此类App广告“乱跳转”已影响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详细

  种种乱象背后,本质上是个边界问题:一是软件提供便利服务和用户让渡注意力的边界,二是广告向用户发布和推送的行为边界。为了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手机软件中的方寸天地成了广告必争之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商业逻辑。但“乱跳转”这种“钓鱼式”引流,显然带有强迫性,超出了消费者的自身意愿。【详细

  高压震慑保障消费者权益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App通过“摇一摇”实现进入广告,调取了手机的传感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并未取得用户的同意与授权,不仅有悖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消费者个人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潜在隐患。【详细】  

  面对App广告对用户权益侵犯的各类问题,从2019年开始,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行动。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在法律层面对手机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进行约束、对违规行为保持高压震慑之外,还进一步强化关键责任链监管。重压之下,弹窗广告误导跳转等问题均得到有效缓解,用户上网的自由度也明显提升。【详细

  诚信经营才是最好的流量

  说到底,“勉强没幸福”的道理,是商业社会中的铁律。那些强加给用户的营销信息,又何尝不像赚眼球的“标题党”文章一样,骗得了点击,纵能获取一些短期收益,却牺牲了口碑,得不偿失。

  商家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机关算尽地诱惑用户、骗取点击,而是在合理合法经营之余,给用户留下优质的体验。诚信才是最好的流量。【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地头熊熊:早上正着急,点开应用还要跳转广告,虽然后台可以关掉这个功能,但是默认开启体验很不好。

  @树上那只monkey:终于要治一治这些开屏广告乱跳转的App了,有时候都不用摇一摇,稍微动一下就跳到了别的软件,令人恼火。

  @TlnTln早睡午起:支持出手整治!

  @与众不同的马小兑:App广告会“碰瓷”,没点就跳转了,感觉血压飙升。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App广告“乱跳转”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问题,犹如牛皮癣般难以根治。如今,相关标准发布实施,给了平台、商家一个警示,牺牲用户体验来“骗取”流量、获取利益的营销方式,终归是短视的,是走不远的。拒绝App广告“乱跳转”,需要经营者重新思考盈利思路和模式,以诚信留住用户、赢得口碑。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赢得用户,从拒绝App广告“乱跳转”开始

2023-02-03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App广告“乱跳转”该整治了

  对于App广告“乱跳转”现象,江苏省消保委曾发起过关于“App开屏广告‘摇一摇’,你怎么看?”的投票。结果显示,91%的消费者表示曾遇到过“摇一摇”等类似形式的开屏广告,92%的消费者表示了厌恶。这意味着,此类App广告“乱跳转”已影响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详细

  种种乱象背后,本质上是个边界问题:一是软件提供便利服务和用户让渡注意力的边界,二是广告向用户发布和推送的行为边界。为了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手机软件中的方寸天地成了广告必争之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商业逻辑。但“乱跳转”这种“钓鱼式”引流,显然带有强迫性,超出了消费者的自身意愿。【详细

  高压震慑保障消费者权益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App通过“摇一摇”实现进入广告,调取了手机的传感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并未取得用户的同意与授权,不仅有悖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消费者个人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潜在隐患。【详细】  

  面对App广告对用户权益侵犯的各类问题,从2019年开始,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行动。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在法律层面对手机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进行约束、对违规行为保持高压震慑之外,还进一步强化关键责任链监管。重压之下,弹窗广告误导跳转等问题均得到有效缓解,用户上网的自由度也明显提升。【详细

  诚信经营才是最好的流量

  说到底,“勉强没幸福”的道理,是商业社会中的铁律。那些强加给用户的营销信息,又何尝不像赚眼球的“标题党”文章一样,骗得了点击,纵能获取一些短期收益,却牺牲了口碑,得不偿失。

  商家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机关算尽地诱惑用户、骗取点击,而是在合理合法经营之余,给用户留下优质的体验。诚信才是最好的流量。【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地头熊熊:早上正着急,点开应用还要跳转广告,虽然后台可以关掉这个功能,但是默认开启体验很不好。

  @树上那只monkey:终于要治一治这些开屏广告乱跳转的App了,有时候都不用摇一摇,稍微动一下就跳到了别的软件,令人恼火。

  @TlnTln早睡午起:支持出手整治!

  @与众不同的马小兑:App广告会“碰瓷”,没点就跳转了,感觉血压飙升。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App广告“乱跳转”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问题,犹如牛皮癣般难以根治。如今,相关标准发布实施,给了平台、商家一个警示,牺牲用户体验来“骗取”流量、获取利益的营销方式,终归是短视的,是走不远的。拒绝App广告“乱跳转”,需要经营者重新思考盈利思路和模式,以诚信留住用户、赢得口碑。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