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诈骗”套路深 擦亮双眼莫中招

2022年06月16日 14: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每年高考结束到高等院校招生录取这段时间,正是“高招诈骗”案件的高发期。对此,全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宣传,再次敲响“防诈警钟”。

  上好“考后第一课”

  多年以来,从卖“高考答案”到兜售“内部指标”,从“申领补助金”到“向学校捐款可以奖励加分”,围绕高考的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层出不穷。这些诈骗行为违背了法律规定,混淆了社会视听。【详细

  考生及家长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有关方面针对发案特点发布提醒,将相关反诈防诈知识“输入”考生和家长脑中,体现了精准防范诈骗的思路,有助于从源头遏制骗局。【详细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高考作为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从考试到招录等各环节都有着相当严格的纪律和规范,也都有十分严密的监控措施。这些漏洞百出的骗局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骗子摸透了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等心理。【详细

  我们总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馅饼”。只是,从部分考生及其家长“病急乱投医”的角度思考,对于他们的盲目轻信,我们还是应该予以足够的理解。因此,及时的提醒,也就至关重要。【详细

  做到“不偏听不轻信”

  对家庭而言,高考查分、报志愿、录取结果等关键信息,一定要认准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权威媒体等发布渠道,切忌因一时的焦虑和冲动,被侥幸心理蒙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详细

  除相关部门发布提醒、强化宣传、依法严厉打击涉高考诈骗之外,也需要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深入推进全民反诈,营造反诈浓厚氛围,让包括涉高考类骗局在内的所有骗局都无机可乘。【详细

  (以上综合新华每日电讯、法治日报、羊城晚报、红网)

  V视角:

  @栗香派派: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步赚也描述:分不够,找任何人、花多少钱也没用。

  @孙如如:这帮骗子可真坏啊!

  @春天:“防诈警钟”长鸣。

  @涵涵: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从朋友圈获取。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利用高考来诈骗,这种人真是“缺德带冒烟儿”。相关部门合力打击这类诈骗行为,多一分努力,社会就会多一分和谐。当然,学生和家长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寒窗苦读多年不易,眼睛能擦多亮就擦多亮,不给骗子可乘之机。切记,切记。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高考诈骗”套路深 擦亮双眼莫中招

2022-06-16 14: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