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村中有“数”,这片田野会更有希望

2022年05月28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深度融合离不开“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优势特点各不相同,数字乡村建设不可能是“齐步走”。

  走好现代化之路,既需要城市发展,也离不开乡村建设。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外公布,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路线图。《方案》在部署重点任务时要求,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大数据在追踪疫情传播中的应用,还是线上办公、线上娱乐等新产业、新模式的生长,数字经济都展现出巨大的生机活力。近年来,数字技术在乡村领域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在各大短视频上活跃的“农村网红”,带火了不少乡村土特产品……

  正所谓,道路一通天地宽,数字化给乡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偏远地区不再偏远,封闭产业不再封闭。随着我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希望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可以说,数字技术已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相较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发展数字乡村,是为了让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向农村集聚,同时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促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中所要求的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等,正是为了不断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当然,深度融合离不开“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优势特点各不相同,数字乡村建设不可能是“齐步走”。比如,某些大型企业开发了智能农场,这种技术对于数万亩的农场或许是有价值的,但对于分散的小农户可能就未必。因而,数字赋能一定要注重适配性,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又比如,目前仍然有不少农民群众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更不用说掌握电商直播、智慧农业等新技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要求,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为此,各地相关部门要吃透“精神”,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享受到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人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么“村中有‘数’”将带来什么呢?相信这片田野会更有希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乡村建设“见物”更要“见人”

     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村中有“数”,这片田野会更有希望

2022-05-28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