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最大程度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加快恢复,持续提振发展信心。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保障基本民生等6方面33项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对此,我们既要看到困难挑战,又要看到机遇机会,更要从长期大势上来把握,兼顾当前和未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对于经济形势,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综合各项经济指标,同比看程度、环比看趋势能够发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要注意到,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因此,务必要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
稳中求进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工作总基调。围绕稳增长、促发展,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部署多项举措。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影响,各有关部门也在加快落实各项措施,如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等,并取得了较好的调控效果。财政部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1日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以来,截至5月10日,已有9138亿元留抵退税款退至149.5万户纳税人账户。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稳则经济稳。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保市场主体显得尤其重要。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着眼于稳定供给、扩大需求、稳定预期,既强调在宏观层面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也注重在微观层面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特定困难群体。例如,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等等。这些政策,力度大且针对性强,将为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发挥制度优势,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因此,继续发挥制度优势,加快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提振国内有效需求的基础上,有助于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总体而言,尽管新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最大程度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加快恢复,持续提振发展信心。(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举措
汇聚政策合力 稳住经济大盘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