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保护知识产权,有“小满”而无“大满”

2022年05月24日 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谁敢明目张胆地顶风作案,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绝对过不了关的。借鉴和抄袭的清晰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或许需要更多的法理探索和司法实践来进一步明确。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而无大满,保护知识产权同样有“小满”而无“大满”,这项工作永远都在路上。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汽奥迪应该不会再选择同上思广告合作。

  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连日来刷屏网络,引爆的流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广告发布方一汽奥迪和制作方上思广告的想象,可惜流量都是负面的,早已从蜜糖变成了妥妥的毒药。

  被抄袭的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和不知情参演广告的刘德华先生当然都是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了真金白银却被泼了一盆脏水的一汽奥迪也是受害者,但其实它却并不完全无辜。

  一汽奥迪委托第三方公司上思广告制作短视频产品,虽然抄袭“北大满哥”短视频文案的是上思广告,但奥迪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对广告内容理应进行全面审查并履行适当注意义务,所以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诚挚的道歉”之后,必要的赔偿也是免不了的。

  至于上思广告,恐怕已经不仅仅是其致歉声明中所说的“版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了。有着海量信息和用户的互联网,似乎让抄袭变得更容易,但也让抄袭更容易被发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眼里也容不得沙子。如此低劣的“像素级”抄袭,但凡有点儿互联网常识的人都能看明白,其不被发现的概率几乎为零。上思广告此次东窗事发,很多人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家公司管理有大问题。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谁敢明目张胆地顶风作案,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绝对过不了关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去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近年来,我国陆续完成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的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例如,新版著作权法已将法定赔偿额上限由5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了500万元人民币。

  这对“北大满哥”们来说肯定是好消息,该主张什么权利就主张什么权利,千万别客气。同时,这对于仍在维权路上疲于奔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以及希望学习赵德鑫老教授向知网维权的众多作者来说,也是好消息。

  不过在此次事件中,“北大满哥”也被“吃瓜群众”曝出,其所谓原创短视频文案中使用了曾国藩诗句,摘抄了互联网上关于“小满”的说法,从而让此次事件变成了“抄袭套娃”式的罗生门,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是创意涌现的时代,也是创意焦虑的时代。或许每个人都有过“江郎才尽”时看到别人的话而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就是知识传递的力量。“北大满哥”的短视频文案内容当然不可能都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整体上看,其表达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不争的事实,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借鉴和抄袭的清晰界限到底在哪里?二次创作和洗稿又有什么区别?这或许需要更多的法理探索和司法实践来进一步明确。但无论如何,此次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是一堂非常好的普法课,在吸引更多人关注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提醒大家知识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而无大满,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有“小满”而无“大满”,这项工作永远都在路上。(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营销“翻车”厂家更该反思

     奥迪小满短片翻车,提醒了我们什么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经评论:保护知识产权,有“小满”而无“大满”

2022-05-24 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谁敢明目张胆地顶风作案,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绝对过不了关的。借鉴和抄袭的清晰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或许需要更多的法理探索和司法实践来进一步明确。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而无大满,保护知识产权同样有“小满”而无“大满”,这项工作永远都在路上。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汽奥迪应该不会再选择同上思广告合作。

  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连日来刷屏网络,引爆的流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广告发布方一汽奥迪和制作方上思广告的想象,可惜流量都是负面的,早已从蜜糖变成了妥妥的毒药。

  被抄袭的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和不知情参演广告的刘德华先生当然都是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了真金白银却被泼了一盆脏水的一汽奥迪也是受害者,但其实它却并不完全无辜。

  一汽奥迪委托第三方公司上思广告制作短视频产品,虽然抄袭“北大满哥”短视频文案的是上思广告,但奥迪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对广告内容理应进行全面审查并履行适当注意义务,所以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诚挚的道歉”之后,必要的赔偿也是免不了的。

  至于上思广告,恐怕已经不仅仅是其致歉声明中所说的“版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了。有着海量信息和用户的互联网,似乎让抄袭变得更容易,但也让抄袭更容易被发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眼里也容不得沙子。如此低劣的“像素级”抄袭,但凡有点儿互联网常识的人都能看明白,其不被发现的概率几乎为零。上思广告此次东窗事发,很多人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家公司管理有大问题。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谁敢明目张胆地顶风作案,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绝对过不了关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去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近年来,我国陆续完成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的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例如,新版著作权法已将法定赔偿额上限由5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了500万元人民币。

  这对“北大满哥”们来说肯定是好消息,该主张什么权利就主张什么权利,千万别客气。同时,这对于仍在维权路上疲于奔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以及希望学习赵德鑫老教授向知网维权的众多作者来说,也是好消息。

  不过在此次事件中,“北大满哥”也被“吃瓜群众”曝出,其所谓原创短视频文案中使用了曾国藩诗句,摘抄了互联网上关于“小满”的说法,从而让此次事件变成了“抄袭套娃”式的罗生门,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是创意涌现的时代,也是创意焦虑的时代。或许每个人都有过“江郎才尽”时看到别人的话而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就是知识传递的力量。“北大满哥”的短视频文案内容当然不可能都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整体上看,其表达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不争的事实,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借鉴和抄袭的清晰界限到底在哪里?二次创作和洗稿又有什么区别?这或许需要更多的法理探索和司法实践来进一步明确。但无论如何,此次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是一堂非常好的普法课,在吸引更多人关注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提醒大家知识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而无大满,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有“小满”而无“大满”,这项工作永远都在路上。(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营销“翻车”厂家更该反思

     奥迪小满短片翻车,提醒了我们什么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