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很多环节都会出现“土坑”,甚至每一个环节都有“土坑”,最终“坑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因此,建立、完善“全链条”“高精度”的监督机制,行业才能更加规范。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岳阳市华容县插旗菜业、锦瑞食品和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坛坛俏食品等多家企业涉嫌违规生产酸菜的行为。湖南省食安办第一时间决定对曝光的相关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在选择喜爱的食品时,不少消费者首选知名品牌产品,除了口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这些品牌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知名品牌的质量保证。不过,谁也没想到,如今曝光的“土坑酸菜”质量问题,让知名食品品牌纷纷“躺枪”。
为什么知名的“老坛酸菜”敢用“土坑酸菜”滥竽充数?在曝光的酸菜制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环节都“避开”了应遵守的安全卫生工序,“土坑酸菜”就这么诞生了。食材处理不合格、卫生状况不过关,可想而知,这样“有味道”的“酸菜”生产成本是很低的。这些企业昧着良心使用这样的酸菜供货,图的是“成本低、回报高”,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采访中,企业生产人员还曾提到,“国内的产品,你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显然,现实中还存在着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处罚标准过低,即使出了事,也不用担心被罚到“肉疼”,这自然给了一些企业厚着脸皮赚黑心钱的“底气”。
此外,我们还看到,与之建立产品代加工或原料直供等合作关系的下游食品企业们,平时没有承担起追溯上游产业链、严控供应商的职责,只是等到被曝光才“迅速”作出“停止合作”“配合调查”等回应。可以说,“老坛酸菜”的质量把关,最后一道也依然缺失。
按理来说,“压低成本”获得的回报与企业声誉因此的损失,二者孰轻孰重,企业应该心里有数。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企业总是心存侥幸,冒着风险使用问题食材,或是对问题货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让“舌尖上的安全”沦落成为“脚尖上的污染”。
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餐饮行业的链条很长,想要杜绝所有问题确实有难度。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很多环节都会出现“土坑”,甚至每一个环节都有“土坑”,最终“坑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因此,建立、完善“全链条”“高精度”的监督机制,行业才能更加规范。
最重要的是生产“透明化”,各家企业要做好自我检查。尤其是下游的知名品牌企业,要把监管的岗哨前移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以减少实质伤害。同时,可引入社会监督力量。鼓励社会大众参与,要将监督的门槛设置得低一点,让监督“简易化”。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公布对违规生产行为的处理情况,让曝光“常态化”,以形成长期的监管效应。说到底,监督不是否定而是警示,只有让每个环节都被重视起来,才能保障食品安全不留任何“漏洞”。(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坑”人酸菜坏的是企业名声
食品安全没有双重标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