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延迟退休,如何取得最大公约数?

2021年03月2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邓浩认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体现鼓励延迟退休基本导向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自主选择权,以科学化制度建设、精细化治理和人性化关怀来减少改革成本和阻力,保障社会公平。

  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自2008年起酝酿十余年的“延迟退休”,终于确定在“十四五”时期进入实施阶段。“靴子落地”的同时,延迟退休实施原则也浮出水面。“小步”“弹性”“分类”等关键词虽然初步回应了民众多年来的关切和疑虑,但在改革顶层设计从纸面到落地的具体过程中,还有很多实际难题需要解决。如何在充分凝聚社会共识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延迟退休并取得最大公约数,将持续考验着政府的担当和智慧。

  伴随这些年来的社会大讨论,实施延迟退休,已逐渐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应当说,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根本原因是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生命周期变化,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调整退休政策以适应人口老龄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成为共识。

  对比鲜明的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而上世纪50年代逐步确立的法定退休年龄,此后六十多年却再未调整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从1982年的7.98%逐年攀升至2019年的17.8%。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这也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会进一步上升,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在可预期的未来,延迟退休将为养老金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缓冲和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大批掌握经验、技术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就会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0.9%、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多3年。显而易见,在现行退休制度下,新增劳动力平均工作年限也会相应减少,导致人力资本利用率下降。而延迟退休的弹性实施和分类推进,将有利于延长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寿命,挖掘人口素质红利,保证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素质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而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无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

  应当看到,延迟退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还涉及到社会福利的重新分配,因而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益。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家庭、不同个人对待退休的认知和期待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在延迟退休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体现鼓励延迟退休基本导向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自主选择权,以科学化制度建设、精细化治理和人性化关怀来减少改革成本和阻力,保障社会公平。

  在笔者看来,相比“一刀切”地划定法定退休年龄线,设立法定退休年龄区间要更符合“弹性实施”的原则。在年龄区间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家庭和单位等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酌情选择何时退休,这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形成广泛共识。

  需要强调的是,确保延迟退休顺利实施,还必须做好相关政策配套工作。要营造以能力为导向而不是年龄为导向的公平就业氛围,并通过不断改善国内工作大环境、稳定开拓工作岗位等措施,持续减轻就业压力。同时,应以有效的养老金激励机制强化鼓励延迟退休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向“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倾斜。此外,在医疗、税收等诸多方面也还有精准发力的空间。只有多措并举,真正形成社会合力,才能在延迟退休问题上取得最大公约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要把延迟退休利弊向公众解释好

     延迟退休为何“渐进式”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延迟退休,如何取得最大公约数?

2021-03-21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