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答好复兴路上的“必答题”

2021年01月04日 11: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我国发展战略中两个百年目标都跟农业农村有密切关系。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解决了近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一大步。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把乡村振兴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也是让全国人民都来帮助农村、建设农村。【详细

  2021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也将实现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详细

  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

  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然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更好用活乡村土地资源。要在实践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今后要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产业新动能。在此过程中,要把更多的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更多就业岗位留给农民。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并分享产业发展收益。【详细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真抓实干做好新阶段的“三农”工作,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要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发力,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农业良种化、智慧农业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详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

  治国经邦,人才为要。无论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也是全面的、多样的——既需要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有号召力、能够带领乡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村“两委”成员,也需要懂现代农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善于经营、有销售能力的经营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必须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补齐人才短板、突破发展瓶颈,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详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在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在于留住人,既要留住学生,也要留住老师。要留住学生,就要办好一批优质的基础教育学校,依托乡土文化、社会与自然,建筑起温馨的校园,形成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吸引儿童回乡就学;在中考改革中注意向乡村学校倾斜。要留住老师,就需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薪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条件;设置乡村教师高级教师与特级教师的专门岗位;有计划地培养、培训一批本土教师,强化教师的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为乡村教师开辟多元发展空间,激励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详细

  微言大义:

  @皮薄陷多大肉包:脱贫攻坚胜利可喜可贺!

  @天行健_8979: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建设现代化强国,粮食安全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光芒王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40多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今天,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任重道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有信心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只要同心奋斗,没有困难不可克服。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答好复兴路上的“必答题”

2021-01-04 11: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