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疯狂的头盔还要炒多久?

2020年05月20日 10: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随后,江苏、云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多地开始行动,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不使用安全带将会被严查,甚至处罚。而突然而至的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头盔价格迅速上涨。

  戴头盔保安全 道理大家都懂

  道理不言而喻。随着国内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数量迅速增长,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早晚高峰可以看到,一溜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安全隐患极大。尤其是有些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限速行驶,骑行者不佩戴安全头盔,就像一个人徒步走在高速公路上,你说危险不危险?【详细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浙江相关部门就围绕驾乘电动自行车是否强制佩戴头盔和搭载人员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虽然讨论的意见多样、观点多元,但佩戴头盔已成为大家共识。不过,现实中,不戴安全头盔出行的市民依然随处可见。显然,这一问题不会因为条例的制定而立竿见影。深入了解不难发现,戴头盔、保安全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条例难以推行落地,存在多方原因,一方面,部分群众对佩戴头盔存有抵触心理,嫌“拿放戴”过于麻烦,有的担心携带外出后没地方放,容易被人偷走,甚至担心会影响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头盔自身“重闷挤”也导致大家不愿佩戴;还有执法过程没有依据,缺少强制手段,也是佩戴率不高的重要因素。这些,给条例贯彻落实增加了阻力。【详细

  坐地起价 吐槽越来越多

  政策实施带来新的市场需求,部分电商卖家打起头盔的主意。在淘宝上,卖家推出的头盔产品价格从七八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普遍较往常偏高。更有甚者,放大头盔的需求缺口,制造恐慌情绪,趁机坐地起价、囤积炒卖。关于“头盔涨价”“一盔难求”的吐槽越来越多,不少网友晒出了呈翻倍式增长的定价对比图。有大量网友表示,头盔价格疯长,很多店铺都是有价无市。【详细

  所以,面对安全头盔价格暴涨的现状,有关部门一方面应积极打击囤积居奇、肆意涨价的行为,另一方面,应鼓励生产厂家加强生产供应,增加市场投放。只要供应跟上了,一盔难求状况缓解了,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直至回归正常市场售价。疫情期间的口罩供应,也体现了这一点。【详细

  头盔安全,才能保障人们的安全

  只有安全的头盔,才能保障人的安全。如今市场需求突增,供应跟不上,很容易给不法生产商可乘之机。如果像以前曝光过的安全帽质量问题一样,手一掰就断,一砸就烂,这样的安全头盔显然就是个形式,甚至比不戴还糟糕。如果人们戴安全头盔出门,只是为了应对检查,而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安全整治行动的效果难免打折。

  因此,抓安全头盔的市场整治,保障生产供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抓好产品质量、打击伪劣假冒产品,两手抓才能跟安全守护行动形成配合,真正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行动的目的是守护人们的安全,不能让涨价影响了目标达成,更不能让涨价变成人们不得不承受的一种代价。【详细

  鉴于新政发布和实施时间十分接近,当前已出现“一盔难求”的状况,在进行相关查处的同时,有关部门可考虑设置政策过渡期,让政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过渡期,对于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设立学习教育点,观看违法事故视频、学习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劝导活动等方式,督促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让佩戴安全头盔成为自觉;过渡期后,再从紧从严对违规行为执行处罚。【详细

  微言大义:

  @乔巴大黄和小灰:我感觉大部分人可能对戴头盔这件事没什么抵触,主要还是头盔价格的问题,忽然那么贵,买吧感觉有点亏,不买吧,又要强制戴,实在不行买自行车吧。

  @骆马渔夫859:上联:上半年口罩,下联:下半年头盔。横批:劈头盖脸!

  @GoidnSun:为什么头盔可以随便涨价?

  @欢喜得自在A:没想到2020年,猪肉败给了口罩,口罩又败给了头盔,头盔能败给了谁呢?

  @淡蓝蓝2013:安全无小事,就该强制执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长期来说,头盔并非全民必备,也不是消耗品,随着市场供应的充足,价格肯定会下调。但是,监管部门也别袖手旁观,对那些趁机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只有头盔价格平稳,质量有保证,才更容易引导人们改变旧习,选择佩戴头盔,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安全。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疯狂的头盔还要炒多久?

2020-05-20 10: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随后,江苏、云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多地开始行动,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不使用安全带将会被严查,甚至处罚。而突然而至的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头盔价格迅速上涨。

  戴头盔保安全 道理大家都懂

  道理不言而喻。随着国内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数量迅速增长,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早晚高峰可以看到,一溜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安全隐患极大。尤其是有些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限速行驶,骑行者不佩戴安全头盔,就像一个人徒步走在高速公路上,你说危险不危险?【详细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浙江相关部门就围绕驾乘电动自行车是否强制佩戴头盔和搭载人员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虽然讨论的意见多样、观点多元,但佩戴头盔已成为大家共识。不过,现实中,不戴安全头盔出行的市民依然随处可见。显然,这一问题不会因为条例的制定而立竿见影。深入了解不难发现,戴头盔、保安全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条例难以推行落地,存在多方原因,一方面,部分群众对佩戴头盔存有抵触心理,嫌“拿放戴”过于麻烦,有的担心携带外出后没地方放,容易被人偷走,甚至担心会影响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头盔自身“重闷挤”也导致大家不愿佩戴;还有执法过程没有依据,缺少强制手段,也是佩戴率不高的重要因素。这些,给条例贯彻落实增加了阻力。【详细

  坐地起价 吐槽越来越多

  政策实施带来新的市场需求,部分电商卖家打起头盔的主意。在淘宝上,卖家推出的头盔产品价格从七八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普遍较往常偏高。更有甚者,放大头盔的需求缺口,制造恐慌情绪,趁机坐地起价、囤积炒卖。关于“头盔涨价”“一盔难求”的吐槽越来越多,不少网友晒出了呈翻倍式增长的定价对比图。有大量网友表示,头盔价格疯长,很多店铺都是有价无市。【详细

  所以,面对安全头盔价格暴涨的现状,有关部门一方面应积极打击囤积居奇、肆意涨价的行为,另一方面,应鼓励生产厂家加强生产供应,增加市场投放。只要供应跟上了,一盔难求状况缓解了,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直至回归正常市场售价。疫情期间的口罩供应,也体现了这一点。【详细

  头盔安全,才能保障人们的安全

  只有安全的头盔,才能保障人的安全。如今市场需求突增,供应跟不上,很容易给不法生产商可乘之机。如果像以前曝光过的安全帽质量问题一样,手一掰就断,一砸就烂,这样的安全头盔显然就是个形式,甚至比不戴还糟糕。如果人们戴安全头盔出门,只是为了应对检查,而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安全整治行动的效果难免打折。

  因此,抓安全头盔的市场整治,保障生产供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抓好产品质量、打击伪劣假冒产品,两手抓才能跟安全守护行动形成配合,真正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行动的目的是守护人们的安全,不能让涨价影响了目标达成,更不能让涨价变成人们不得不承受的一种代价。【详细

  鉴于新政发布和实施时间十分接近,当前已出现“一盔难求”的状况,在进行相关查处的同时,有关部门可考虑设置政策过渡期,让政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过渡期,对于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设立学习教育点,观看违法事故视频、学习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劝导活动等方式,督促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让佩戴安全头盔成为自觉;过渡期后,再从紧从严对违规行为执行处罚。【详细

  微言大义:

  @乔巴大黄和小灰:我感觉大部分人可能对戴头盔这件事没什么抵触,主要还是头盔价格的问题,忽然那么贵,买吧感觉有点亏,不买吧,又要强制戴,实在不行买自行车吧。

  @骆马渔夫859:上联:上半年口罩,下联:下半年头盔。横批:劈头盖脸!

  @GoidnSun:为什么头盔可以随便涨价?

  @欢喜得自在A:没想到2020年,猪肉败给了口罩,口罩又败给了头盔,头盔能败给了谁呢?

  @淡蓝蓝2013:安全无小事,就该强制执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长期来说,头盔并非全民必备,也不是消耗品,随着市场供应的充足,价格肯定会下调。但是,监管部门也别袖手旁观,对那些趁机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只有头盔价格平稳,质量有保证,才更容易引导人们改变旧习,选择佩戴头盔,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安全。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