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展“好差评”,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好差评”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层互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婧蓝
时代是出卷人。“好差评”制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主动参与治国理政的意识不断增强。要更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就需要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政务部门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扛上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责任。
政府是答卷人。“好差评”制度是新执政理念的见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够在回答时代问卷的过程中更加尊重民意。
群众是阅卷人。“好差评”制度是把打分权交给群众。岁月变迁,时代发展,要不断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要让群众成为“裁判”,这样才能使政务部门更好地发现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
用“好差评”评出好作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黄鑫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建立政务服务反馈机制,对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夯实服务责任,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好差评”上线,让“中梗阻”下线。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放管服”改革,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蹲式窗口”,党员干部群众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跟不上。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让群众来监督、让服务对象来评价,从制度上管控服务质量,将倒逼政务服务优质化。
政务服务“暖心”,群众才会“点赞”。赢得群众口碑,才能得到群众拥护;服务群众到位,才能得到群众“点赞”。此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好差评”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能落实落细。要公开政务服务评价信息,将政务服务情况、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建立政务服务竞争机制,建立申诉复核机制,排除误评和“恶意”差评。这些机制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将为制度落实奠定基础,促使政务服务更优化、更到位。
以“差评权”锤炼好评“含金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刘厚廷
将“好差评”制度引入政务服务领域,是政府不断深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的一大进步,是与时俱进的利民创新之举。
事实上,政府把政务服务评价权交给群众的探索由来已久,但过去的意见箱、意见簿、热线电话等方式,存在群众提了意见却石沉大海,即使收到回复也大多流于形式的弊端,浇灭了大家的参与热情。此次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好差评”制度,让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清醒地意识到,倘若让群众办事感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就会得到“差评”,而“差评”会影响到自身考核,甚至自身前途。
毋庸讳言,政务服务难以让群众满意的现象长期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缺少话语权。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群众的时候,即使不那么令人满意,办事群众也只有干着急,并不能对他们提出有效的批评。虽然一些地方也探索过政务服务评价机制,但往往只有“一二三四五分”这样的评价,之后也没有让群众看到实质性的改变,最终沦为一纸空文。此次国务院力推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促进了“群众意见”与“上级考核”的无缝对接,激励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让群众行使“差评权”,锤炼好评的“含金量”,从而提高政务服务的“含金量”,不得不说,“好差评”制度本身就应当得到一个“好评”。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