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某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郑志雄发现回收的早餐盒里有39个学生没有吃的鸡蛋,当即决定把语文课改成“鸡蛋了解课”。郑老师说,在场景中教育孩子,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他也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剥鸡蛋。
中学生不会剥鸡蛋,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甚至是不能理解的事,但确实存在,而且不止一人。除了不会剥鸡蛋,还有人不会系鞋带,不会叠被子、叠衣服……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懒人吃饼”的故事,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就如同脖子上套了一张大饼的懒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想干、不愿干、不会干,离开了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面临“饿死”的窘境。
教会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生育子女,不仅要养活,更要教育。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教育更倾向于文化知识,而非生活教育、技能教育。无数家长秉承“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传统理念,一心扑在子女的学业上,生活上的琐事大包大揽,家务活儿全部承包,自以为给孩子营造了最好的学习环境,殊不知过度的关心让孩子失去了自理、自立意识,如同郑老师所说,“家长的生活教育不到位,给学生包办的内容太多了”。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老师而言,首要任务当然是一丝不苟教授知识,释惑答疑,启迪人生,用文化的光芒点亮孩子的人生之路。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学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一颗仁爱之心。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乐业奉献的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成长轨迹、生活烦恼,注重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成绩高低,都是一个健全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如郑志雄老师,没有将那39枚鸡蛋直接退还送餐公司当成垃圾处理,而是抓住了场景教育的契机,语文课变生活课,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掌握了必备生活技能——剥鸡蛋。也许有人会嘲笑,剥鸡蛋而已,何必小题大做,大肆宣传,但鸡蛋事虽小,示范作用大。青少年自理能力差,生活技能严重匮乏的现象亟待解决,家长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希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希望因39枚鸡蛋临时改课的老师可以多一些。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