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初一学生不会剥鸡蛋”的新闻成为众人热搜的对象。某日上午,贵州贵阳的郑志雄老师发现回收的早餐盒里有39个学生没有吃的鸡蛋。新闻中称,学生吃鸡蛋时,郑老师发现很多学生都不会剥鸡蛋。郑老师进而认为,学生家长对孩子生活教育做得不到位。
远有北大生不会剥鸡蛋的轶闻,近有初中生不会系鞋带的趣事,此则新闻的出现,必定有人会说:“‘00后’‘10后’变成‘垮了的一代’,这一定是家长们的错!”
然而,冷静一想,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然多年,一个初中班级中竟有大批学生不会剥鸡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回归新闻本身,是不是我们已经给孩子们打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标签?
试问,剥鸡蛋很难吗?轻轻一敲,慢慢去壳,只要不是天生智力低下,看一眼便能轻松学会。一个班级,有学生懂剥鸡蛋,自然有人能学会剥鸡蛋。何况,这一代的初中生并不是吃不起水煮鸡蛋的一代,过去没吃过鸡蛋,还没见过剥鸡蛋吗?
再者,郑老师所说的不会是怎么样的“不会”?是面对鸡蛋束手无策?还是没尝过鸡蛋,不愿意当“第一个吃鸡蛋”的人?面对“初一学生不会剥鸡蛋”的现象,许多网友质疑,是不是郑老师将孩子们不愿吃鸡蛋,理解为“不会剥鸡蛋”。的确,倘若是少数孩子不会剥鸡蛋也就罢了,动辄数十人不会剥鸡蛋,未免过于极端了。
或许是郑老师将孩子浪费鸡蛋的现象,引申为“不会剥鸡蛋”,进而制造一个教育话题,进行了一场创新性教育。或许是媒体刻意放大了郑老师的部分言辞,制造一个吸睛的标题,目的是引起公众对初中教育的关注。无论如何,宣传教育的基础应是实事求是。如果背离了事实,不说没有教育效果,反而会引发师生矛盾。
我们这辈的初中生,虽然大部分衣食无忧,却也不是垮了的一代。面对公众关注,想必他们也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媒体在报道此类新闻的同时时,能了解一下初中生们对“不会剥鸡蛋”的解释,了解一下他们家长对此的态度。仅仅释放老师群体的观点,不利于实事求是的教育孩子。
“初一学生不会剥鸡蛋”成为热搜话题,多多少少蕴含了一股刻板印象。要知道,莫须有的标签对孩子们不是一种良性的压力,他们需要的是认同和理解。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