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一份记忆 涵养一种情怀

2019年06月07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一份记忆,一种情怀,端午节日涵育了深沉的气质;一种文化,一份传承,千年文明蕴积了厚重的内涵。端午佳节,让我们在致敬中赓续文明,在祝福中坚守自信,同时更在今日之时代、今日之世界找准我们民族接力前行的坐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对于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节日,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庆祝形式,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绳,挂香包,插艾蒿……但“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中华儿女内心里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身体里涌动着共同的文化血脉。

  端午,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流传千年,生生不息。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许多人对这一节日的记忆好像只和吃粽子联系在一起,而淡忘了端午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至于有人将它称为“最熟悉的陌生节日”。

  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端午之时,我们在品尝馅香味美的粽子时,更应让端午文化浸润人心,从历史传承中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厚重,在节日活动中回归民族共同的精神原乡。

  从历史维度探溯节日文化内涵,涵养家国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他报国无门,忠而被谤,被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因此,多年来,人们在赛龙舟、诵离骚等各种具有端午特色的节日活动中寄托对屈原的缅怀,寄托对他身上那种人生理想和爱国精神的礼赞。今天的人们过端午节,传承端午文化,首先要让家国情怀成为端午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从文化维度感受节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端午粽飘香,文化韵尤长。以端午、春节、中秋、重阳等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探视中华文明的一扇扇窗口,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各有鲜明特色、各具深刻内涵的节日文化传统里,贯穿着引领、化育人心的明德,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同时这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从情感维度传承节日文化记忆,凝聚民族认同。人们过端午节的方式不同,但爱国、尊贤、上进、和谐却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主题。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厚度更有社会情感温度的节日。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就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份记忆,一种情怀,端午节日涵育了深沉的气质;一种文化,一份传承,千年文明蕴积了厚重的内涵。端午佳节,让我们在致敬中赓续文明,在祝福中坚守自信,同时更在今日之时代、今日之世界找准我们民族接力前行的坐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弘扬端午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过一个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