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医院对输错药见惯不怪的嘴脸要不得

2019年06月03日 08:17   来源:红网   ?周东飞

  据南国早报报道,日前,南宁市民廖女士因为扁桃体发炎发高烧,到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在医院接受输液的时候,她的丈夫姚先生发现输液瓶上的名字不是廖女士的。

  医院方面输错了药之后怎么办?如果情况紧急,医院应当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即便是患者体征正常,医院方面也应当向患者作出诚恳道歉,取得患者谅解。同时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责任人进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然而,媒体向我们披露的却是涉事医院令人匪夷所思的应对措施。直到事发7天之后,患者才获得医院方面的答复:医院对此事不做任何处理,也不负责,没有为什么。在媒体记者的陪同下,患者又到医院交涉。医院总值班负责人给出的说法是,药物可以代谢掉,医疗上的这种失误,不大可能百分百杜绝,患者要提交书面诉求,才能汇报领导,进一步处理。

  如果这些就是医院的态度,那我们必须说,医院的傲慢令人发指。没有一句话的道歉,没有对于患者健康的丝毫关切,没有对于内部管理疏忽的任何检讨,这家医院所拥有的只是以专业为借口的糊弄,以及态度极度恶劣的拒人千里。因为“药物可以代谢”,所以该医院输错了药就可以不负责任?因为“失误不能百分之百杜绝”,所以出现失误之后该医院就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医院的失误如此清楚不过,却还要要求患者“提交书面要求”,才能汇报领导?

  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是,这家医院义正辞严,没有任何过错,有过错的反而像是患者及家属。实际上,患者的要求卑微极了:进行身体检查,退还诊疗费用,保留追究权利。

  最终,我们还是要感谢舆论监督的力量。南国早报的报道在网上引发舆论关注之后,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马上给出了一份情况说明。这份说明称,“事情发生后,医院高度重视,职能科室马上组织开展调查”……这真是幽默得很,如果真的是这样,患者至于要找到媒体述说冤屈吗?何况,医院又干嘛要“免去患者诉求中心主任职务”?如果一上来就有道歉、退费的诚意,何须后面自己打脸?

  最近几个月来,医院输错药的新闻已经发生过好几起。输错药的后果极有可能是要人命,而防止输错药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只要医院内部所谓“三查七对”措施真正落实了,输错药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就是因为某些人对于患者的性命安危不太放在心上,所以才会有输错药这种看似“小儿科”实则“大问题”的事故不断发生。

  医院是救命的地方,不是要命的地方。出现了类似事故,开除当班护士不能作为医院“自我处理”的上限。监管部门更应拿出切实的惩罚和防范措施,不能任由某些恶劣医院一边侵犯患者合法权益,一边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无所谓的嘴脸。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重视“女生睡楼顶”背后的诉求    2016年06月23日
  • ·对于少数派诉求不宜一刀切    2015年08月13日
  • ·高考别加分了,裸考吧    2014年07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