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不患寡,患不公

2019年04月01日 07:32   来源:红网   徐林生

  进入3月份,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密集启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40余所高校,公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观察各高校发布的简章,有如下特点:招生规模明显下降,报名门槛进一步提高,分数优惠有所降低等。(3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年自主招生计划为110人,而在2018年则招收225人,下降了一半多;中山大学今年计划招生175人,较去年招生385人减少了210个名额,降幅同样过半。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暂未公布计划招收人数,但均强调“宁缺毋滥”,且明确考生无需提交论文、专利等信息。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严把质量关公平关,适度压缩招生名额。于是,缩减招生名额、提高报名门槛、降低优惠分数,成了今年许多高校的“规定动作”。有专业人士直言,这是“最严自主招生”。

  高校自主招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自2003年实施以来,许多特长生通过这一渠道读上心仪大学。不必讳言的是,多年来,这项政策引发诸多非议,“换个马甲的高考加分”“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归根结底还是拼爹”等说法盛行,而被非议最多的就是论文和发明专利证书造假,只要出得起足够的钱,别人的论文或发明就可以成为考生的“专利”。如此自主招生,与“考家长”何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高考公平则是教育公平之核。没有高考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高校自主招生,是高考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90所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其中77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这些高校均是我国著名高校,其招生质量和公平性,社会关注度极高。日前,教育部出台专门文件规范招生工作,针对性强,纠偏意味明显。

  高校自主招生务必秉持“不患寡患不公”的理念,宁缺毋滥,公平优先。既要革除“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又要避免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从今年各高校招生简章看,“提高门槛”成了招生主基调,这里有提高招生质量之需,也有回应公众对招生公平关切之意,更有维护高考制度严肃性、权威性之考量,一举多得,值得点赞。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