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扶贫资金躺在账簿“睡大觉”

2018年11月28日 07:36   来源:红网   艾佩韦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了3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例。其中1起是黔南州三都县在发展生态鸽养殖产业扶贫项目中不作为问题。2016年,三都县将生态鸽养殖产业列为县重点精准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先后成立县生态鸽循环养殖项目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生态鸽养殖产业发展办公室。两个办公室成立后均未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开展实际工作,导致项目推进缓慢,1204.05万元生态鸽项目扶贫资金闲置。(11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一直以来,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是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重要领域。当前,当监督执纪的探照灯更多照向“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违纪行为之时,贵州省纪委通报的扶贫项目资金长期闲置案例,则暴露了扶贫资金使用领域的新问题,折射出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顽疾犹存。

  扶贫项目资金闲置,看似问题不大,却真真切切影响了贫困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实在在危害了党和政府扶贫帮困的公信力。扶贫资金使用目标是改善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而将扶贫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目的则是为了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扶贫项目,人民群众也对扶贫项目落地后就业岗位的增加、家庭收入的增长充满期待,此时若让扶贫项目资金躺在账簿上“睡大觉”,扶贫项目必然无法落地见效,这不仅会让人民群众空欢喜,还会危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扶贫项目资金闲置是结果,而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就在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是缺少调研,拍脑袋决策,导致项目“水土不服”,无法落地;或是盲目跟风、胡乱上马,导致项目“烂尾”;或是一引了之,开工风风火火,推进拖拖拉拉,导致项目长期“撂荒”等等。对此,必须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重点整治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用有所获。

  扶贫资金既不能成为被贪占的“唐僧肉”,也不是成为沉睡的“睡美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主责主业,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冲刺期,精确瞄准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行为的监管,既严肃问责贪占扶贫资金等突出问题,也要解决好扶贫资金闲置的新问题,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同时,广大扶贫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贫困群众的所求所盼牢记心中,把党纪党规印刻心中,自觉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时效性,确保扶到点上、扶出成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