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要求旅游消费购物场所必须实行敞开式经营,应成为各地旅游市场的一种“标配”。同时,整治旅游市场乱象,也不能只限于消费购物场所,而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出击。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有关部门获悉,从9月上旬至12月中旬,桂林市将开展旅游市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要求旅游消费购物场所必须实行敞开式经营,严禁以封闭式、包厢式购物销售模式诱骗或强迫消费。(8月29日新华网)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桂林市日前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所有旅行社、导游暂停组织游客赴旅游消费购物场所。这回再出“狠招”,要求旅游消费购物场所必须实行敞开式经营,严禁以封闭式、包厢式购物销售模式诱骗或强迫消费。这种穷追不舍,既击中了问题的“七寸”,也体现了当地整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突出问题的决心,回应了游客的关切,值得期待。
很多报团旅游的游客都有跟着导游、旅行社去购物场所的经历。这些场所多是“封闭式”“包厢式”的,往往打着与政府合办、政府指定购物点等旗号,却完全看不到当地消费者的身影,而是专门面向外地游客开设。游客进场后,促销员和领队、导游等往往串通一气,使用各种方法诱导、蛊惑游客购买质劣价高的商品,有的还伪造相关专业鉴定证书蒙骗消费者;对于那些不愿意购物的游客,则采用羞辱、责骂、甩客等暴力方式迫使其就范。面对此情此景,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往往只能忍气吞声,乖乖掏钱。而其他相关各方却从中获取不义之财。
媒体曾经报道,组团、“买团”、组织游客去指定地点购买高价商品以收取回扣,已经形成了一种黑色产业链。这种旅游购物场所售卖的商品质量低劣、价格昂贵,营销方式更涉嫌诱骗消费、强迫购物、商业欺诈等一系列不法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阻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毒瘤。
而今,作为知名旅游城市,桂林市勇于直面问题,承担责任,在“暂停组织游客赴旅游消费购物场所”的基础上,要求旅游消费购物场所必须实行敞开式经营,这是一种硬约束,可谓釜底抽薪。这意味着,今后在桂林,要想再以封闭式、包厢式购物销售模式诱骗或强迫消费,已经行不通了。如果仍有旅游消费购物场所无视要求,不实行敞开式经营,必然是自讨苦吃。
需要指出的是,以封闭式、包厢式购物销售模式诱骗或强迫消费,并非是某地的“特产”,而是各地大都不同程度存在的“景观”。从这一角度来看,要求旅游消费购物场所必须实行敞开式经营,也就不该只是孤例,而应成为各地旅游市场的一种“标配”。同时,整治旅游市场乱象,也不能只限于消费购物场所,而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出击。据悉,桂林市此次“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就包括重点打击“黑社”“黑导”“黑店”“黑车”“黑船”及违法违规的旅游购物店、旅行社、导游执业人员等。希望各地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作为,加强整治,从而推动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导游强迫购物”被判刑 可望震慑旅游乱象
导游骂游客“购物少” 当入旅游“黑名单”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