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县委书记的抱怨”该如何解决?

2018年08月09日 09:38   来源:中国网   李长安

  近日,《人民日报》4版刊发一篇标题为《“多开会”莫如“沉下去”》的文章,被新媒体端口将标题改为《一位县委书记的抱怨》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广泛共鸣。“会海”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会多多”大致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混会”,也就是区域性大会。比如,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大会,全县“一把手”大会,全镇干部大会……这种会议看起来是一种综合会议,其实会议涉及到的内容并非与会者人人都息息相关。比如,全县脱贫攻坚大会,通知所有中小学校长也参加。按理,教育扶贫校长参会也能说得过去,但会议内容偏偏是项目攻坚。综合性大会不是不要,但要开得有水平,绝非是为了“扎场子”,壮声势,凸显个别领导“一呼百应”的官威,而下大包围,撒大网。

  第二种是“套会”。顾名思义,套会就是“会中有会”。这种会,主要发生在系统内,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一干多枝”。局长开大会,向部门负责人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部门负责人又向部门干部传达,召开这样的传达会议,往往是照本宣科读文件。最常见的是看上去干部职工人人都带了会议记录本,也在做笔记,可如果翻看笔记,要么是寥寥草草几句话,要么是除了会议时间、主题,内容为空。滋生套会的原因就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层层开会,会来会去,结果啥都不会。

  第三种是“例会”。周前会、旬会、月会等就是典型代表。例会不仅干部开之索然无味,就是主讲领导也不真心想开,但为什么例会依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例会是某些领导“刷存在感”的重要方式。有领导外出学习几个月,出差N多天,与干部职工变得“陌生”了,领导地位淡化了。回单位把干部职工集中起来开几个会,似乎才能找回领导地位。同时,A单位不开例会,B单位却在开,相邻单位领导之间相互一沟通,为了避免干部“说闲话”,一刀切,大家都开吧。于是,有事说事,没事集中起来看看教育片、读读报,也能凑合着开个几小时的例会了。

  此外,诸如专题会、业务培训会、时令性会议等充斥整个基层,一天开几个会,“镇里的政法委副书记一年开了280多场会”,基层干部吐槽“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去开会的路上”等,也就见惯不惊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泡在会场的时间多了,时间不够用,“想深入基层也深入不下去”,在现场实干的时间就少了。

  遏制“会多多”需要求同存异,尽责担当。造成“会多多”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部分领导责任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对部门分工不明确,甚至不知情,所以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文武百官”同开一会的现象。很多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协同作战,但与此同时又更需要合理分解、明晰责任,由牵头部门组织会议,其他部门尽量少开会。

  填“会海”先“分流”。区域性大会要开少、开小。集体性会议尽可能做到与业务联系不大的,不是直接相关的不参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开业务小会;同一个主题的会议只开一次,不搞套会、会中会。同时,系统内的大会,尽可能借助多媒体,开成视频会,利用微信、QQ等工作群发布可以公开的会议内容,减少基层干部会场讨论和往返折腾时间。

  此外,要少一些“聚集令”,多一些送会下基层。改变通知基层干部到机关开会的陈规陋习,把会议开到群众的房前屋后,开到田间地头,开现场会,不仅务虚的会少了,落实会议内容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可谓一举多得。

  开会是推动工作的必要手段,开会可以收集意见、统一思想、落实分工。但,实际工作绝非是多开会、开长会就能做好。领导要留给基层干部更多去一线、去现场的时间,做到“三个必须”:必须限制发言人数,最好根据会议内容和精神一个会议只一个领导讲,而不是书记讲了,副书记讲、科长讲;必须控制发言时间,根据会议内容明确规定会议时间,比如不超半小时;必须自己写发言稿,不准秘书代笔,做到有则讲之,无则散之。

  一场会议由哪些部门、哪些干部参加,表面看是按照会议内容决定的,但如果领导切实履职尽责,提前做好会议内容分解“备好会”,做到点对点开会,会议面窄一点,会议次数少一点,会议时间短一点,则填平“会海”指日可期。(责任编辑 蒋新宇)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