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攸县实施“门前三小”工程,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起了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各式各样的文化交叉融合,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前”,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受到许多村民欢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的文化生活也亟需提质升级,让村民享受到就近、方便的文化服务,以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攸县通过实施“门前三小”工程,将家门口文化圈半径压缩到10分钟,就地建立起数量多、种类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让村民们享受到更方便、更多元的文化服务。这正是小广场跳出大健康,小书屋读出大天地,小讲堂讲出大道理。
“门前三小”的创新之举还在于把送文化的主动权交给群众。“群众需要什么、点什么我们就送什么”,送文化下乡不仅要急群众所需,更需要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这样老百姓才会对这类文化项目更加珍惜,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乡村文化建设也会获得内生动力,事半功倍。
乡村文化建设和服务重在氛围、难在常态。现在,群众家门口有“小舞台”,就可以自发组织广场舞、读书会等各种活动,从而让“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成为常态。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地方,不妨进一步探索缩小乡村文化服务半径的举措,结合群众需求,逐步拓展和完善了“门前三小”的模式,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资金相融合的投资渠道,增加文化服务的数量和形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品味到内容优质、形式新颖的丰盛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