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一篇“最期待你每天按响我家门铃”的报道,让很多读者心里暖暖的。报道中讲述了北京不少社区从现实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居民内部资源互帮互助的事。众所周知,我国现在老龄人口众多,而城市中空巢老人也成了普遍现象。该怎样从生活上、精神上照顾好他们?这是摆在每个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北京市的一些社区中,时间充裕、身体条件允许的“小老”们,积极主动协助社区工作者,共同照顾生活上存在现实困难的“老老”。你来我往中,街坊们的感情持续升温,更是对“远亲不如近邻”的生动诠释。
早在2016年初,朝阳区南平里社区就通过入户摸底调查与居民议事厅讨论,结合朝阳区创享计划,成立了“幸福邻里互助队”,吸纳退休人员与需要重点关注的老人们“结对子”。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六七十岁的还算是“年轻人”,他们之间结成“对子”,重点帮扶对象就有了依靠。有的老人并不缺钱,但是极度缺乏陪伴,助老志愿者们常来常往走动得熟悉了,用自己的热情收获了高度信任,一些老人甚至打算把自家存折都交给这些特殊的“年轻人”。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感动,相信每个人都掂量得出来。
十九大报告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就在五月底,《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发布,详细分析了新时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其中指出了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失能问题日益突出,宜居建设相对滞后,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等”,为此,开展互助型养老方式,通过共建、共享、共同管理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成了政府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的良策。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余热,开展老人间的互助养老服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由此可见,北京市这些社区开展的有益尝试,恰恰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所有人的晚年蹚出一条新路。邻里互助,老人互助,既能够缩短响应时间,又因为老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而提升帮扶“含金量”,最重要的是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还能够发光放热,和社会产生密切联系,证明自我存在、实现自我价值。这些对于任何人的精神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古人借景抒发的是一人一家一世的感慨。如今,科学昌明、文化繁荣,老人们的幸福生活,来自“抱团”、来自“互助”、更来自社会每一个组成元素。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