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住不炒” 别让房租步房价后尘

2018年07月13日 06:4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坚持“房住不炒”,至少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房价不能再继续快速上涨,不能严重脱离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房子不能违背其居住属性;二是不能让炒房行为破坏房地产市场秩序,不能给炒房者可乘之机。因此,必须规范购房者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现在在租房居住的年轻人(18-35周岁)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1%的受访年轻人坦言租房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压力大。20.7%的受访年轻人称每月房租占其月收入的一半及以上。中介或二房东乱加价(53.4%)、房屋设施维修困难(44.1%)和网上租房信息真假难辨(41.0%)被受访年轻人认为是租房市场三大乱象。93.3%的受访年轻人希望降低公租房门槛让更多青年受惠,57.9%的受访年轻人希望政府牵头搭建租房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坚持“房住不炒”,至少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房价不能再继续快速上涨,不能严重脱离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房子不能违背其居住属性;二是不能让炒房行为破坏房地产市场秩序,不能给炒房者可乘之机。因此,必须规范购房者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也正是在“房住不炒”的要求下,国家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并把因城施策、分类调控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手段,将调控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一旦哪个城市出现房价过快上涨,就由所在城市政府出台调控政策;中央层面则重在政策把控和市场关注,对房价上涨失控地区通过约谈等措施,倒逼地方政府有效控制房价,落实调控责任。

  从今年7月初到12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将联合对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损害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行为展开专项整治。这也意味着,落实“房住不炒”的工作已经全方位展开。目前,全国房价逐步进入稳定状态,有些城市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知名开发企业已开始着手转型工作。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房价也会逐步稳定。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尽管在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市场和价格都趋于稳定,但供求关系并没有因为稳定而发生明显改变,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如果继续把购房当作实现住房需求的最主要甚至唯一选择,按照市场规律,房价仍有上涨的空间。一旦调控放松,仍可能出现房价上涨的现象,炒房等不规范行为也会死灰复燃。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房价不因为需求量过大而出现再度上涨?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而这,也正是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只有实行租购并举,才能有效减轻购房压力,减轻广大居民的购房负担。

  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就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制度建设,尤其是管控市场租赁行为的制度规范,必须在住房租赁市场起步时同步推出,而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才匆匆出台。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租赁房建设,尤其是公共租赁房,必须扩大规模、增加数量。深圳市提出政策性支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公共租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其余的20%左右的目标,是可行的,也是符合住房市场需要的。租赁房比重提高,购房的压力才会减轻,房价才会逐步稳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租金不能像房价一样无序上涨。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毫无疑问,除了有效增加租赁房数量、扩大租赁房规模之外,如何控制好租赁价格,让租金不步房价后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然,吸取过去房地产市场发展教训,规范房地产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防止不规范行为控制和影响市场,也是十分必要的。今后,除了私人房产之外,租赁房屋应当掌握在一级市场经营者手中,以避免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导致租金过高或炒作租赁房等问题的出现。(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房住不炒定位明确 调控政策与时俱进

     别让高租金折了住房租赁市场的腰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