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电商专供”,消费者须擦亮眼镜

2018年06月01日 11:48   来源:东方网   苑广阔

  拿着小本子到商场“抄码”,发现网上同品牌同款的服装,价格是实体店的三分之一,质量却不一样?一箱同品牌的卷纸,网店要便宜一二十元?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价格相差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6?18电商大促即将到来,电商专供商品和实体店真的一样吗?记者采访后发现,两者还真是不一样,电商专供商品暗藏陷阱,在消费时应尽量避开。(5月31日《扬子晚报》)

  自从网购盛行以来,很多消费者似乎发现了一个可以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秘密”,那就是到实体店去选择服装、电器、日用品的种类、款式,然后按照自己看中的商品种类和款式到网络上下单购买,看似一模一样的商品,往往能够便宜不少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消费者自己给出的理由是网络商家比实体店经营成本更低,比如实体店的房租成本、人工成本都要高于网店,所以网店的商品会更便宜。

  表面看上去,这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些消费者通过大量的网购、比对,终于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那就是网店里那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所谓“电商专供”商品,和实体店里面的同类商品,似乎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是分量上的,有些是质量上的,有些则是售后服务上的,总体感觉就是实体店的商品往往要比网店的所谓“电商专供”更好用,虽然前者价格上要贵一些。

  一个“秘密”接着一个“秘密”,难免让消费者心里犯嘀咕:如果“电商专供”和实体店的同类产品存在分量、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上的差异,那么网店所谓价格上的便宜,真的能够抵消质量、分量以及售后服务上的不足吗?或者换句话说,这不就是典型的“便宜没好货”吗?如果消费者能够想到这一层,大体也就明白这其中的“潜规则”了。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电商专供”商品的质量与线下同款有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你不能说它是假货,而只是销售渠道不同而已。“电商专供”的存在,本质上就是那些传统厂家们为了解决线上、线下的矛盾冲突,不得不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布局。

  更进一步说,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表面上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着差别。或者说,“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而这又回到了连普通老百姓也明白的那个市场经济规律: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不要总指望着“少花钱多办事”,除非你能接受较低的商品价格对应的较差的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要想让自身权益得到维护,首先要摒弃贪图便宜的心理,不要总想着物美价廉;其次是在网购时代,更要学会货比三家,需要仔细的关注和比较同类商品在分量、质量、内部配置上的细微差别,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下单或购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电商要做网络文明维护者    2018年05月16日
  • ·探索优化电商扶贫的现实路径    2018年04月27日
  • ·电商拼购火爆背后须理性    2018年03月29日
  • ·电商拼购 更要拼质量    2018年03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