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要坚持实事求是

2018年01月16日 14: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先是内蒙古,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滨海新区,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GDP注水的恐怕并不限于这两个地区。2017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此前,辽宁已承认2011-2014年存在数字造假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GDP挤水分后,辽宁一度成为全国唯一GDP负增长的省份。

  地方为何要为GDP主动挤水分?

  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按照经济理性人的推论,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造假的收益是什么呢?显然,主要就是政绩的动力。理论上说,经济统计数据应当是为正确决策做参考的依据,也是外界参考和评价的标准;但在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则给了地方官员以追逐数据的动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指向即在于此。【详细

  “注水GDP”且不说误导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决策,其实地方政府也是“受害者”,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吹牛也要上税”,造假也是需要成本的,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包袱。很简单,我国实施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体制,虚增财政收入必然要多报税收数额,相当部分的虚报空转是要按照比例向中央和省级财政上缴的。与此同时,在财政空转过程中,地方政府与辖区内的企业也是要付出高昂成本的。【详细

  地方为何要为GDP主动挤水分?有媒体认为,是因为中央决定将于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改革,才促使这些地方主动调整了GDP数据。更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中央近几年来加大了对GDP造假的监督力度。去年年初,辽宁主动挤水分,就是在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详细

  GDP挤水分正当时,问责不能“注水”

  各地所谓“自曝家丑”“主动挤水分”,当然是因为“有压力”。既然如此,各地为什么不能自己把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之类现象,先行扼杀在地方统计工作的“摇篮”之中呢?说白了,还是原先不端正的政绩观念在作祟。虽然这两年,已经出现了逐步淡化GDP对政绩影响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思维惯性,仍然遗留在相当多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很多地方考核干部,还是习惯于看他任上的数据是否“漂亮”。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神仙数字”自然会层出不穷,而各省的数据,自然也会被地方数据层层堆高。

  在重要统计数据上造假,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本质上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更是涉嫌犯罪的严重行为,需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统计局也明确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因此,对地方制造假数据虚增GDP行为,有必要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让他们承受相应的代价。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这样的非法“买卖”,必须遏制。【详细

  经济数据造假,表面上是统计部门的业务问题,本质上却是政治问题,是严重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因此,对经济数据中的“水分”不能一“挤”了之,还有必要启动问责程序。不仅要对统计部门负责人问责,还要对涉事组织、单位甚至党委政府负责人问责,且这种问责不能再“注水”,而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数据不被“水分”遮望眼;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详细

  挤掉GDP水分 为高质量发展“甩包袱”

  面对一些地方不怕“丢人”、“自曝家丑”、主动挤掉GDP水分的行为,还是要给予一点掌声的。虽然这不是成绩,而是纠正错误。能够主动纠正错误,也说明这些地方对问题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改正的决心。按照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说,速度不再是中国经济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要把重点转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让GDP没有水分,是最基本的要求。【详细

  笔者认为,一个地区较高的GDP总量或增速只能反映该地区为实现经济 发展目标所可能投入资源的能力,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经济绩效水平,更何况是“注水GDP”。内蒙古、天津主动修正GDP等数据,彰显了告别“GDP速度情结”的决心与自信,说的更直接一点,是在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甩下历史的包袱、思想认识上的包袱。从最早对GDP挤水分的辽宁省的经验来看,却也是甩包袱越早越主动,“GDP注水”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未提及经济增速目标,明确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九大之后这种经济发展基调的改变,指引着地方政府从关注经济总量增长向注重质量的转变,而甩掉单纯追求GDP增速包袱,是从粗放的数量增长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第一步。不过,考核体系始终都是指引具体经济工作的“指挥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因此,更期待天津等地在修正GDP数据之后,也要在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上积极探索,这才是彻底根治GDP“速度情结”的办法。【详细

  微言大义:

  @Mr-DFf:务实点好,老百姓能接受。

  @菲学Gotophi:要追究责任吗?

  @小樟树美业:百姓生活幸福指数高才是最重要的,经济数据不代表全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个地区经济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造假掩盖了经济社会的真实情况,误导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还败坏了各地工作作风,最终侵害群众的根本利益,说是祸国殃民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征途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已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制胜法宝,仍然是我们要毫不动摇加以坚持的。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