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区主动核减GDP、财政收入的新闻引发关注。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直陈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数据有水分,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核减幅度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核减幅度更是达到40%。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将2016年GDP从超万亿元下调至6654亿,核减幅度超过30%。(1月15日南方网)
此前,已有辽宁省承认2011-2014年存在数字造假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GDP“挤水分”后,辽宁GDP增速曾出现“断崖式”下降,一度成为全国唯一GDP负增长的省份。一个地区将年度主要经济数据主动核减30%-40%,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极为罕见之举。从以GDP论英雄,到主动GDP“挤水分”;从要“面子”,到要“里子”,这一转变虽然迟了点,但仍然值得点赞。
为何会主动对GDP“挤水分”?首先是中央巡视工作发威,发现了一些省份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GDP“挤水分”成了整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就曾直指辽宁、内蒙古两省区存在经济数据造假现象。其次,经济数据连续“注水”,在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方财政上缴中央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多,造成地方财政压力不堪重负,甚至可能出现亏空,主动“挤水分”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三,2019年开始,国家将统一核算各省GDP,以往各省公布的GDP数据,大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据的尴尬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到那时,地方经济数据“注水”难以为继,“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主动“挤水分”,无疑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明智之举。
一个地区经济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造假既违纪又违法,掩盖了经济社会的真实情况,误导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还败坏了各地工作作风,最终侵害群众的根本利益。遗憾的是,经济数据造假,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已成“公开秘密”。之所以禁而不绝,与造假风险太低、收益太高不无关系。由于数据造假涉及许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即使被发现曝光,处理起来大多都高举轻放,大事化小。而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畸形政绩观面前,某些领导因经济数据“靓丽”被提拔重用的情况,并不鲜见,引人深思。
经济数据造假,表面上是统计部门的业务问题,本质上却是政治问题,是严重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因此,对经济数据中的“水分”不能一“挤”了之,还有必要启动问责程序。不仅要对统计部门负责人问责,还要对涉事组织、单位甚至党委政府负责人问责,且这种问责不能再“注水”,而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数据不被“水分”遮望眼;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