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宰客商家“一次性死亡”理应成为常态

2017年11月07日 13:3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海南三亚市工商局严厉查处了两家存在欺客宰客行为的海鲜店,并实行“一次性死亡”,直接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执照的商家相关股东及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担任同行业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股东。被处罚的餐厅分别是三亚凤凰侨源海鲜饭店和三亚凤凰鑫城渔家餐厅。此前有游客反映,商家存在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的行为。随后,三亚市的旅游警察暗访发现,两家海鲜店给称海鲜的公平秤动了手脚。

  宰客现象为何屡禁不绝?

  按照以往的惯例,对于缺斤少两的商家摊贩一般是警告、罚款、停业等查处手段,像三亚这样直接宣布其“一次性死亡”,吊销其营业执照,着实让人震撼。【详细

  事实上,对于那些曾经有过违法经营,甚至有过欺客、宰客行为的商家,相关执法部门并非没有给过他们“悔过自新”的机会。但现实却往往会令人感到失望。并非每一个商家都能够从处罚中吸取教训,并自此“悔过自新”,许多商家甚至不仅不会改,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再犯”,因为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将被罚没掉的“损失”赚取回来。【详细

  多年来,个别地方“天价”宰客现象屡禁不绝,跟当地有关部门处罚机制不健全、不给力有很大关系。处罚偏轻,使得无良企业有“赚多赔少”之感,事过境迁后又重操旧业,甚至变本加厉。此次三亚对欺客宰客的店家实行吊销营业执照等重拳惩罚,大大提高了对无良商家的威慑力,同时对周边业户也是极好的“现身说法”。【详细

  让宰客商家“一次性死亡”值得推广

  违法商家“一次性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部分放弃了行政执法原本的层次性、递进性,转而追求一种立时可见的“绝对正义”。而从舆论反馈来看,三亚的这一做法,还是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之所以如此,其实也很可以理解。毕竟,对于三亚这座旅游城市来说,其餐饮市场可谓沉疴已久:一面是宰客欺客现象的广泛存在,另一面则是执法力量、执法经验的相对不足。两相权衡之下,选择一套最简单、最高效的执法方式迅速廓清市场风气,无疑是合乎逻辑的。【详细

  若非是无良商家“欺客宰客”现象过于严重且“屡教不改”,并直接导致了“屡禁不绝”现象的高频率发生,三亚市工商局此次也不会轻易下如此“重手”,对两家宰客海鲜店实行“一次性死亡”。这既是被逼无奈之举,同时,更是地方政府维护旅游景区良好生态与健康秩序,保护游客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需要,不光令人拍手称快,而且值得在各地旅游景区推广。【详细

  对宰客行为露头即打应是监管常态

  良法善治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再好的法规若执行不到位,将会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及消费者权益。宰客店缺斤少两,监管就应该火眼金睛,雷霆行动。对“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常抓不懈,方能纠正“玩秤有理”的荒诞逻辑,明晰法规红线,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详细

  三亚这两家海鲜店的欺客宰客行为,是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暗访和突击检查发现的,这种主动出击尤其值得称赞。也就是说,有效的监管须落足于监管部门深入市场一线,贴近消费前沿,明察加暗访,常规巡检加突击检查,对宰客行为露头即打,才应该是监管的常态。【详细

  微言大义:

  @安广禄:矫枉必须过正,许多事情坏就坏在了“下不为例”上,坚决支持三亚的做法。

  @金陵未醉人:支持三亚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但希望打蛇能打在七寸上。奸商不是想多捞钱吗?那就重重罚他款,罚到他终生不敢再欺客宰客。

  @一只猫gff:这个必须严惩,希望全国都是这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犯完再改,改完再犯,千锤百炼么。”很多宰客商家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赵本山小品《拜年》中的这句台词,所谓“悔过自新”反而成了他们的庇护所。有鉴于此,对其实行“一次性死亡”可谓是快刀斩乱麻,正中要害。不过,办法虽好,要想让宰客现象彻底“死亡”,仅仅“杀鸡儆猴”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全面推广开来,并长期坚持下去。只有对宰客行为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严打高压态势,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