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22天上学”遭遇的不该是习惯性质疑

2017年08月31日 09:28   来源:东方网   郝冬梅

  临近9月,很多大学新生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梦想中的学府报到。同学们大多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而来自广西贵港的小伙子林锦民有点不一般,他骑行22天4000公里到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医学院报到。这一路,他骑行了4300多公里,途经9个省份、两个直辖市。(8月30日《重庆晨报》)

  “骑行22天上学”,原本是一则很正常的报道,只是真实的展现了一个大学生的骑行之旅。但是,这则新闻因为很是火爆,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猜忌。在新闻跟帖里,在各家论坛里,就看到了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太贫穷了买不起车票?是不是说明对困难大学生的救助缺位?是不是有关部门的服务太缺失了以至于大学生宁愿骑车也不愿意坐车?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无边的遐想,这些无端的猜忌,都是不加思考的键盘侠的随手一发,是不负责的论调。一看到一些“违反常理”的现象,有人就喜欢联想,这样的习惯早就该改改了。“骑行22天上学”和春节期间的“骑行千里回家”是不同的。春节期间的“骑行千里回家”,确实是因为人在囧途的困扰,确实是因为一些打工者想节约路费。但是“骑行22天上学”和这些社会现象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另类选择”而已。从这名大学生的穿戴和骑行的车辆来看,根本就不像是困难学生,网友揣测的家庭贫困应该是不存在的。而如今各地都专门开设了“暑期返校车辆”,为的就是确保学生的如期到校,买不到票和服务不到位的质疑,也能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至于说,票价是不是太高了,我想说的是,如今的票价基本上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从这几个角度来看,网友的质疑不过是不加思考的胡思乱想。

  我倒是从“骑行22天上学”里,看到的是人生的磨砺和选择。对于这位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场自我选择的人生历练。“骑行22天的时间”,磨砺的是他的执着,长途的骑行锻炼的是他的不畏艰险的精神。一路上,他遇上了堵车、修路、扎胎、饥饿、雷雨交加等等,这不就是最好的人生经历吗?而且,经过了9个省份、两个直辖市,也让他看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了祖国的物华天宝,这何尝不是最好的课堂?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些风雨的。但是,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历练方式,也是个人的事情。可以叫好却不需要倡导。毕竟,这样的出行行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的,也存在安全的风险。

  别对“骑行22天上学”胡乱猜想,这不过是一次纯粹个人的选择而已。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