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华裔美国电影摄影师黄宗沾1955年凭《玫瑰文身》获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奖,1988年《末代皇帝》获得第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九项大奖,2001年李安《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音乐等四个奖项之后,中国电影界就一直有“中国电影离奥斯卡有多远”的舆论。可以说,“奥斯卡”与中国电影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历久弥新的奇特的共生关系。(6月14日《中国文化报》)
奥斯卡金像奖既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也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很多电影人都把能获得奥斯卡奖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确,能获得奥斯卡奖不仅是一种荣耀,更代表着一种实力、一种成就。但是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奥斯卡并不是我们努力的终极目标,让中国电影更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才是值得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中国电影要坚定文化自信。一些电影人之所以将奥斯卡看的很重要,的确具有功利主义心态,而实际上这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中国电影的发展成就如何,并不取决于有多少作品获得了奥斯卡奖,而是要看我们自己拍出来的电影观众爱不爱看,能否将中国故事讲得更深入、更透彻、更精彩。所以,电影人应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用真情实感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中国电影要有中国特色。我们对奥斯卡的认识,也就是近些年来的事。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与外界的联系并不多,但是却有不少电影,既获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可,也斩获了一些世界性奖项。原因就在于,这些影片传递出了深深的民族情感,具有浓浓的中国特色。所以,中国电影的发展,不能只是为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失去了中国特色,要知道,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得到世界认可。
中国电影要在追求品质上多下功夫。近些年,随着电影市场开放,不少进口影片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而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形势,不少国产电影被商业绑架,喜欢用大手笔、大制作、大投入、大明星来吸引眼球,却忽略了用工匠精神来细细打磨影片质量,结果导致不少影片上座好但口碑差,这样的影片有如何有实力去竞争奥斯卡奖?所以,繁荣中国电影,首先要在追求品质上多下功夫,不能将电影当成逐利的工具。
其实,奥斯卡也只是一个美国国内奖,并不是一个国际奖项,只是在世界上有些影响力罢了。所以,对于中国电影来讲,能获得奥斯卡奖当然更好,而与其失之交臂也没啥大不了,因为获得奥斯卡奖并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唯一通行证。中国电影是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不必为了拿奥斯卡大奖而牺牲自我、丢掉本真,只要我们的电影能充满民族情感、传递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行,中国电影别只为奥斯卡奋斗。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