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中国电影强”

2016年11月10日 08:19   来源:人民日报   周飞亚

  “青年强,则中国电影强。”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吴天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最近几年,“青年电影人”更是成为电影界的热词,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他们带来新的电影语言、新的看世界的角度、以新技术碰撞出的新的电影风貌,甚至期待他们能够成长为繁荣中国电影的新鲜力量。

  但是,成长之路总是布满荆棘。一方面是飞速发展导致的人才缺乏,市场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青年电影人需要施展之机。新导演如何进入大众视野?在坚持自身特色和寻求商业运作的可能性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在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不久前,第三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在杭州举行。以打造青年电影人孵化器为目标的电影节,首次携手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举办了多场专家论坛,剖析青年电影人的生存处境,为他们出谋策划、搭建平台。

  青年电影人到底要迈过哪些沟沟坎坎?

  “第一个环节,找不到演员,稍微好一点的演员都不愿意合作,更不要说明星了。第二个难题,拍完电影之后媒体不关注,缺少宣传渠道。第三,上映以后电影院不排片。”阿里影业CEO张强对此显然非常了解。他坦承,自己也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解法,“一种方式是让知名导演做监制,目前看来是行之有效的,比如陈可辛的《七月与安生》、王家卫的《摆渡人》。另外,网剧的走红也能给新导演崭露头角提供机会。”张强表示,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一个关注品质的时代,好故事可能会变成年轻人的敲门砖。

  华谊影业CEO叶宁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品质好,最好还要有特色。“电影是一种表达,一定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没有突出的类型语言的作品,在市场上很难出头。”《长江图》的导演杨超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很多新导演在最初的创作中有模式化、工业化的倾向,那些东西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小众不是永远小众,越是独特的东西越有价值,很多东西因为稀缺才珍贵。”

  资本,亦是所有电影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青年导演,资本的力量显得更强大、更具诱惑性;但欠缺经验的他们,也更容易被这股力量反噬自身。

  一些投资人并不了解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只想尽快变现,对创作的过程也可能有诸多掣肘。对此,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导演姚婷婷的办法是,跟投资方接触的时候,先不跟他们聊项目,“我会聊人生观、价值观、电影观,‘三观’一致了再谈合作。”

  而在博纳影业CEO于冬看来,年轻导演获得投资太顺利,不见得是好事,“不要轻易被资本‘包养’,‘包养’之后意味着被管起来了,失去了整片森林。”

  《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的导演曹保平也表示,在今天,找到投资比较容易,即使不走商业片路线,筹集资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新导演要拍真正能让自己动心的作品。”曹保平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新导演成长为成熟导演和大导演的必由之路。

  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曾见证了香港电影从黄金时代走向低迷,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也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电影要防止虚胖”,作为过来人,他提醒说,资本来得快,走得也快,“中国电影最大的资本不是钱,而是人。中国有最大的观众人数,这才是所有电影人的本钱。”

  除了支招,还有实打实的援助——“2016最佳青年导演电影项目奖”就是电影节的重头戏之一。近300个电影项目,经过初评,有15个进入终选环节,涵盖了剧情片、科幻片、歌舞片等多种电影类型。创作者中,最年轻的还在读大学四年级。最终,《长风镇》《家谱》等5个项目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一笔前期孵化资金。

  对于年轻的获奖者们而言,这样的支持,不仅是经济上,更是精神上的。“我开始从事电影创作以来一直特别孤单,感觉看不到希望。这次获奖是我第一次在导演方面获得肯定,我会踏实走下去,不负大家的期望。”

  《鲜美》导演穆肃的话,说出了很多青年电影人的心声。

  成长路上多荆棘,但这群年轻人会用自己的热情和勇气,将今日的荆棘编织成明日的花冠。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