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蒙内铁路上的"中国标准"能否成为中非友谊"新桥梁"?

2017年06月01日 15:03   来源:华声在线   黄梦昊

  当地时间5月31日,全长480公里、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5月31日 网易新闻)

  将近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帮助非洲援建了坦赞铁路,从此开启了中非友谊之路,在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凝聚了中国与非洲地区人民的汗水,是中非友谊的开端。如今,蒙内铁路的开行,从进站口的设备到列车,无一例外都是中国制造,每一条铁轨印着“中国标准”。笔者及此思索:蒙内铁路上的“中国标准”能否进一步助力中非友谊,成为友谊的“新桥梁”呢?

  从援助方式上说,百余年间在非洲大地上建设的铁路除了中国制造还有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但很少有国家在非洲建设能像中国那样受到欢迎,由总统亲自裁剪。原因就在于一些发达国家,名义上为了帮助他国建设基础设施,实际上是为了掠夺资源。拿蒙内铁路来说,这条铁路以前被建设过,但由于当时建设该铁路的西方国家只是为了掠夺矿产投入战争方便,当西方列强撤退后,这些铁路沿线自然被废弃,加上建设铁路对于这些地区经济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了新的剥削,这样的“帮助”让不少非洲人并不乐意买账。只有对他人尊重,别人才能尊重你,这句话同样用在中国外交上,,建设这条铁路并没有给该国增加太大负担,也没有要求给予任何资源作为报酬,这在当地人眼中看来是一种诚意更是一种友善,诚信是做生意的根本,援助方式上的实事求是,也让蒙内铁路为非洲大陆上更多人知道,为助力中非友谊打开了一扇窗。

  从技术交换层面上来说,技术对于每一个国家都是核心,无论是西欧还是日本,在建设高铁后,关键技术的修理都必须是本国的技师从国外赶来修理,并且在修理时不允许他人观看,这对于帮助高铁技术落后的国际而言无疑是一种“歧视”。中国此次援助建设的蒙内铁路与上述不同,科技只有共享才能不断完善,因此,中国政府将列车的核心技术也交给当地人,变相的让更多非洲青年人找到一份工作,促进地区之间的列车技术水平交流。真诚待人,别人自然能够真诚待你,正是因为有更多技术的交流,帮助非洲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

  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中非之间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却依然屹立在世界之巅,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缘分就犹如这一条条钢轨细水流长,就好比这一根根枕木坚韧不拔,蒙内铁路上的“中国标准”将逐步成为非洲大地上的“中国标准”。笔者以为,这必将能够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援助方式上,中国本着诚信外交的方式在铁路建设上真诚待人,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必将能够助力中非友谊,成为中国与非洲大陆之间友谊的“新桥梁”,也会有更多发展中国家乐意与中国沟通,促进全球经济朝着新模式方向上发展。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