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位于南京近郊的雨花台功德园,再一次进入祭扫高峰期。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部分逝者亲属不能到场祭扫,“代客扫墓”也就应运而生。而在今年,依托新技术,雨花台功德园推出微信“直播代扫”,并随即引发关注。(3月21日《新京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往往都是带着是悲思情绪悼祭祖,携带好菜好酒加上烟雾缭绕的烧纸钱在墓牌前供奉着,这一习俗依然在很多地方流行着,由于一些人远离家门,不方便回家,于是“代客扫墓”这一行业由此诞生,可是,这种做法能取代那种亲临其境的缅怀思念吗?
南京雨花台功德园推出微信“直播代扫”,采用3D拍摄的手机,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代扫”全程。然而,正如“代哭”行业,哭得凄然泪下,哭得踣地呼天,可这是真情实感吗?如果逝去的先人在天有灵,看到坟前有许多陌生人,宁可不要这种冲着钱来的兔死狐悲虚情假意的演戏。同样,明码标价的“代客扫墓”的做法,是一种商业行为,说穿了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诚然,流动的社会,为事业为生活而拼搏,总有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一味刻意要求回家祭祖很没有人情味,也是行不通的。寄托哀思不一定非要回家,那么,为何不让在老家的宗族人代替扫墓呢?一来可以促进血缘关系的亲情互动;二来,也是对逝去的先人一种尊重;三来体现自己的真诚态度。
还有一种更文明的祭祖方式,既然南京雨花台借助于高科技延生“代客扫墓”行业,那么,出门在外的人为何不也利用高科技自我实行祭祖呢?目前,网上纪念馆很是时尚,可以通过打破时空阻隔,对失去的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在注重环保生态理念的当今,对环境保护尤其重要,还可以避免铺张浪费的作用,这种破陋习树新风的文明观念理当积极提倡。
慎重追远,民德归厚。清明扫墓反应了我国对“孝”优良传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对亲情的坚守,纵使有多大的困难,只要心诚就好,而不至于沦落到“代客扫墓”境地,要知道每年多少海外华人都到大陆认祖归宗祭拜先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