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5日晚参加完导师组织的聚餐后,26岁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倒在宿舍里,当晚他被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而在一个多月前,他刚被确定保送该校的博士生。菜单显示,5桌师生消费5630元,含18瓶酒:13瓶42度的海之蓝,5瓶一品苏黄养生态。而参加聚餐的师生近50人,包括史的导师在内,共有4名老师在场。据家属说法,史国平不喝白酒,而这次他喝下的白酒超过半斤(据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如果不是参加这场饭局,准确地说如果不是去喝这场酒或不过量,摆在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前面的是一条无限宽广的成功之路,然这一切不仅在猴年岁末导师组织的一场饭局后戛然而止,抛下尚未年迈的父母,也让这个家庭在即将到来的鸡年乃至今后每一个春节挂满了忧伤。尽管我们无法肯定史国平的猝死就是饮酒过量,但从其父母表示史国平平日不喝白酒且不甚酒力的身体状况来来看,绝不排除其猝死的诱因就是过量饮酒。
平心而论,高校导师组织50人参加的饭局,消费13瓶白酒和5瓶黄酒并不算太多,平均到每个人头上还不足4两,然酒局上的饮酒从来就没有“平均”而言,排除部分女士和始终“滴酒不沾”的出席者之外,再加之关系亲疏不同等各种“酒文化”的烘托,过量饮酒往往会高度集中到某几个人,而史国平同学既是导师的得意门生又被导师刚推荐确定为博士生,自然会成为被劝酒的焦点,在这样的氛围中,史国平想不过量恐怕都难。然更需要我们思考的并不是“酒怎么喝”,而是高校为什么对社会上的酒席宴请乃至“酒文化”如此热衷。
曾有媒体对高校饭局进行过调查报道,惊奇地发现有29.31%的学生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因为没钱聚餐不惜向父母欺骗索要乃至通过“校园贷”的方式来满足,组织聚餐业已成了大学中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导致史国平猝死的这场饭局,正是其导师在放假之前组织的一场聚会,据该校官方发给媒体的一份《情况通报》显示:“2017年1月15日晚,我校研究生史国平的导师邀请课题组同学,一起在校外举行寒假离校前的聚餐活动。”不知是有意无意,这份通报中只字未提“喝酒”一事。实际上不只是导师组织学生聚餐必备酒水,公开报道显示,即使学生自行经常组织的聚会,餐座上也必是“推杯换盏”。
高校本应是飘荡书香和专研学术的“圣贤之地”,也是儒雅书生和青年才俊的荟萃场所,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引领者,与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尤其是市侩酒徒本不应有任何沾染乃至相似之处,更不因该热衷践行“酒文化”,甚至在酒桌上“争强斗狠”。然从以往媒体报道和史国平因酒猝死的现状来看,社会上乃至某些行业领域的“酒桌文化”和拼酒陋习不但已经渗透进大学校园,甚至更有大行其道之势。应当说。史国平之死,不是死在“酒”上,而是被高校较普遍存在的陋习文化所害,是大学污浊的校风摧毁了一个本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优秀青年,这不能不说是高等教育导向上的一种悲哀。教育虽然不能与社会相脱节,但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无底线的接纳社会的陋习甚至污垢。如果这种“酒文化”继续在高校校园肆虐而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史国平的悲剧既不是唯一,更不会终结。
尽管很多教授、老师乃至专家对高校盛行的这种“聚餐”和“酒文化”都表示担忧甚至提出批评,也对改变消除这种现象提出过不少建议,但从实际情况尤其是史国平的饮酒猝死来看,这一现状并没有引起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诚然,高校学生都已成年,个人自由和生活方式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学校似乎也无能为力。然可怕之处就在这里,高校既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更应是引领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火车头”,真正一流的高校,对社会只能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不是与社会“同流合污”。既是成年又是学生的这些年轻人更需要高校和导师正确引导,而不是鼓励甚至参与学生去“随波逐流”,保持高校应有的纯洁和底线既关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家长的实际利益,也关乎高校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大计,能否真正成为“一流大学”的关键不是“推杯换盏”,而是在教育和学术上的勇攀高峰,可以肯定的是,一所能让硕士生饮酒猝死并热衷“酒文化”的高校永远不可能成为学术顶尖的一流大学。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