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人才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与之相伴的是各种“人才计划”。这些各类人才计划的背后是大笔的经费拨款、高度的经费集中,而过于集中势必会产生新的浪费。12月5日,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中的教授一旦拥有了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之类的头衔,就会被人盯上,名和利都摆放在面前,任其选择。人往高处走,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要离开原先的高校。而一些高校不惜血本挖人,也不全是为了爱惜人才,而是为了装门面,毕竟争创“双一流”,需要不少“人才”。与之同时,高校的各种“人才计划”均是为打造“拔尖”人才而设的,其背后有着雄厚的经费支撑。集中经费打造“人才”,而“人才”又面临着“血本挖人”。这是高校存在的畸形现象。
高校教师正常的流动是无可厚非的,但不惜“血本挖人”则是极不正常的。据了解,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而被掠夺的高校奋起自我保护,比如签订合约、要求经济补偿,甚至拒不放人、不给办理人事调动等等,但这些在抢人高校给出的科研经费、安家费、一线城市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条件面前成不了障碍,教授“裸奔”出走不是个别现象,虽然教育部2013年年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但在利益面前,“挖人”和“被挖”一直在上演,在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更是越演越激烈。
一所高校,需要“拔尖”人才,但同样需要“普通的教师”,在我看来,“普通的教师”更是高校的力量所在。为了打造“拔尖”人才,不惜一切代价,给予丰厚的报酬,但对于其他普通教师,却是相当吝啬,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人才培养观。的确,成为“拔尖”人才,既要有自身的努力,又要有学校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不能是一边倒的,更不能置其他普通老师于不顾。高校的经费是有限的,对于“拔尖”人才支付了这么多,年薪高达百万,还给予房子等其它,那么其他老师还能拿到多少,自然他们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也会减少许多。
高校“血本挖人”,实质是为了自己的“门面”,一方面是争创“双一流”有人才指标,另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借此提高学校形象,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均不是真正的爱惜人才。的确,教育部应该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才观,首先,对于“拔尖”人才不能过分慷慨,无论是打造“拔尖”人才还是“挖人”都不能以“天价”对之,“拔尖”人才再有能力,也只是个体力量,况且许多“拔尖”人才是团队的结晶,不能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其次,要善待普通人才,要多给普通老师机会,让他们得到培训和科研的机会;再次,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本该是最尊重人才的,可却将眼睛只盯在了“拔尖”人才方面,则是错误的,也是极需要得到修正的。
高校血本挖人,与爱惜人才无关,其骨子里则是十足的“功利”和“浮躁”。这是需要警惕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