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特朗普对外政策 重点在国际竞争

2016年12月07日 08:06   来源:解放日报   吴祖荣

  从理解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和“使美国再次强大”的执政理念出发,客观认识和评估美国的两大基本问题对研究和评估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大致方向至关重要,会有很大帮助。一是美国衰落还是落后,二是特朗普政府将走新孤立主义路线还是要在国际交往中搞极端利己主义。

  近几年来,围绕美国是否已经开始衰落或衰落程度可观,还是发展落后于他国或相对衰落的争论如火如荼,至今尚未止息,但尚没有可信的明确定论。

  其实,一般研究报告所列出的美国已经衰落的证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美国经济总量近20年来在全球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二是若干单项数据,如商品贸易总量,钢铁产量,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评比排名等已失去老大位置、落后于他国。其后果是美国独霸世界力不从心,国际影响力和对国际事务的控制能力均在下降。

  但必须看到,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使全球经济总量大幅提升,造就了美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下降,在竞争中呈现落后走势以及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后被他国超越的前景。但这并不证明美国自身发展停滞或已经衰退。美国在克服短暂金融危机后经济表现好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保持较稳定的温和增长,经济总量与自己比呈低速上升态势,科技实力总体仍雄冠全球、支撑着发达的劳动生产力;经济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军事和美元的霸权地位虽面临日益增多的严峻挑战,但仍总体稳定。可见,美国并没有绝对衰落,只是相对衰落或称为在全球竞争中开始落后进程。美国政治民主制度腐朽、政治腐败、国民贫富两极分化、社会危机频发等乱象开始阻碍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但受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自我修复能力和发展韧性的作用,实质性负面影响尚未给力,渐进性衰落迹象在国家被迫变革的阵痛中刚刚显现。

  针对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出现落后走势的现状,特朗普政府的国际战略将把重点放在国际竞争上。走新孤立主义路线也许只是一种误解。未来特朗普政府既不会实施大规模战略收缩,也不会内向、专顾国内事务。其根本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一般不会改变共和党和民主党长期一致坚持的全球战略及其战略目标,其中包括:继续谋求长期独霸世界,积极推进军事科技、装备和实力建设以及军事结盟战略,千方百计维持美元霸权、有效掌控国际货币体系,谋求主导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治理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极力维护太空、海洋和网络空间实力优势,无情打压任何可能挑战或取代其霸权地位的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力量。建立在全面利用全球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基础上的美国霸权离开了国际空间就会死亡。特朗普明白,在维持独霸世界地位面临不断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前,走新孤立主义路线没有出路。实施美国优先战略,以极端利己主义理念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更多榨取包括盟国在内的他国金钱和资源补养自己,才是精明之举。

  基于上述两点评估,未来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和政策可见端倪。由于中美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一的两大经济体将对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和走向事关美国重大利益,不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既合作又竞争,既协调又博弈将是新常态。拓展存在共同利益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将是双方的努力方向。因奥巴马政府后期国防部长访华安排缺失,两国在国际地区安全领域分歧严重、两军关系相对滞后,特朗普政府开始运行后,两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发展两军关系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经贸、投资、金融、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由于受保护主义影响,斤斤计较的讨价还价可能升温,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逆差等个别议题上的碰撞难以避免。

  (作者系中国前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