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营改增减税效应凸显 积极财政政策激发新动能

2016年12月03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邓浩认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减税效应凸显。通过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对企业进行资金反哺和政策鼓励,提升其盈利能力,激发其创新转型的动力,从而推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企稳向好,这体现了本届政府未雨绸缪的智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减轻税负情况汇报,决定实行增值税定额返还以保障地方既有财力。(1130日中国政府网)

  营改增,意即营业税改增值税,堪称我国分税制以来最重要的财税体制改革,其最大特点是尽可能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从而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自201211日启动试点以来,营改增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据公开资料,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

  在此基础上,今年51日起,我国在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全面推行这一新政策,标志着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数据显示,试点全面推开以来,新增试点的四大行业减税额呈逐月放大趋势,到10月底累计减税965亿元,新增加53万纳税户,26个细分行业全部实现了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定目标。加上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行业通过营改增的减税额,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减税效应凸显。

  营改增是国家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所作的重大政策调整。它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而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行业普遍不景气的现实情况,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通过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对企业进行资金反哺和政策鼓励,提升其盈利能力,激发其创新转型的动力,从而推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企稳向好,这体现了本届政府未雨绸缪的智慧。

  应当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不仅对稳增长、调结构、扩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完善税制、促进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成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一举多得的积极效应。

  从当下看,减税无疑会带来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带来影响。对此,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要让企业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而从长远看,这项改革不光对企业有利,对国家财政也有利。

  道理显而易见,营改增为企业减负松绑,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部分企业快速发展又反过来为经济贡献了更多税源。营改增不仅对企业有利,也是为国家培植税源、扩大税基;不仅会促进“民富”,也会进一步推动“国富”。

  为此,中央政府将财政赤字率从去年的2.4%提高到今年的3%,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这是策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而在今年430日,国务院发布了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明确在未来23年的过渡期内,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将按照五五比例分成,以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影响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据财政部副部长刘昆10月底表示,预计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此而增加1780亿元,全部用于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不会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起,中央对地方实施增值税定额返还,对增值税增长或下降地区不再增量返还或扣减。这意味着中央取消了对增值税返还与地方增长率挂钩,有助于平衡地域性的财政差距。会议明确,在下一步安排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类财力补助时,将统筹兼顾东中西部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困难地区财力缺口,逐步提高地方财力保障水平。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今年确保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效、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此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密切跟踪试点情况,对运行效果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研究明确相关领域纳税政策口径,扩大减税效应。会议确定,明年要按照政府过紧日子、更多为企业发展减负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将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经济网 邓浩)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营改增“税减效增”背后有辩证法

     大力减税降费 激发经济增长潜能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