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明珠焦虑”看中国现代企业治理

2016年11月14日 08:06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继在股东大会上向中小股东发飚,从而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之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成为舆论关心的焦点。

  据珠海市国资委确认的消息,董明珠已不再在格力集团任职,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对此,格力内部人士表示,这一变动与国企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兼职过多有关,为企业正常安排。

  那么,为什么一则正常的人事调整,会引起舆论和公众的如此关注,甚至不乏权力斗争、利益争夺、排挤等方面的字眼呢?原因就在于,它事关格力,事关董明珠,事关国企,也事关广大投资者。

  董明珠被免程序上无任何问题

  客观地讲,董明珠此次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无论程序还是理由,都没有任何问题。从程序来说,格力集团是国有企业,而珠海市国资委是格力集团的出资人,有权按照相关规定对出资企业履行管理层的任免资格。自然,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也是完全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的。

  从理由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支撑董明珠被免,或说董明珠该免。首先,董明珠已经超过了60周岁,按照国有企业60周岁就要退休的规定和要求,免去其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是完全应当的,也是符合规定的;其二,董明珠既担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又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和党委书记,按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按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相关规范,继续兼任,确实存在一些障碍,也不利于国企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免去其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是说得通的;再者,按照去年1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由组织行政任命的企业领导同时兼任上市公司高管的,不能兼职取薪。那么,如果董明珠兼任集团和电器的职务,在薪酬分配方面就很难把握。自然,免去其集团董事长职务,是最明智的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从程序和理由方面,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是不存在问题的,外界可以不必过度解读,尤其不要从权力斗争等方面去分析,避免把一则正常的人事调整看作多么神秘。

  能人与企业如何相互依存

  程序上合法,理由也很充足,并不代表情理上能够接受,尤其象董明珠这样的“风云人物”,“突然”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舆论焦点,带来很多议论。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董明珠是个能人,是个敢说敢做敢当的能人,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格力就是董明珠的,董明珠就是格力。而从董明珠日常的讲话和表现来看,也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

  众所周知,董明珠是1990年进入格力的,2007年担任格力电器的总裁,2012年才在其前任朱江洪退休以后担任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和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与党委书记。应当这么说,格力在电器行业地位的确定和战略的定位是靠朱江洪,市场的拓展和影响力的扩大,是靠董明珠。但是,外界知道的,都是董明珠,而很少有人知道朱江洪。除了格力这几年扩张很快、效益很好、地位很高之外,与董明珠张扬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譬如与雷军的10亿元世纪之赌,自己做企业形象代言人等等。

  我们说,一家企业能不能办好,与经营者关系十分密切。格力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从百亿企业扩张为千亿企业,董明珠确实把能人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能人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公众公司,是不能将企业与能人个人划等号的。没有董明珠,格力可能没有今天的辉煌。但是,如果没有格力这个品牌,没有朱江洪打下的基础,董明珠也未必就能成为一名公认的能人。也就是说,董明珠与格力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而不是格力离开董明珠就活不下去。

  这一点,必须清楚。否则,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很危险。

  科学的治理结构才是企业成功的密码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乐视的话题也很惹眼。乐视为什么从风光无限到今天的危机重重,说到底,就是因为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贾跃亭的个人“权威”太高,以至于决策没有民主化,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

  同样的,不要看格力现在十分红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完全依靠企业领导者、尤其是决策者个人的魄力和影响力,总有被耗尽的时候。一旦个人的能量被耗尽,企业就会走下坡路,甚至会在一夜之间倒塌。要知道,去年的乐视还是那么张扬、那么不可一世的。

  对格力来说,董明珠已经是一名年逾60的人,即便她的精力再好,也比不上年轻人。而她的智慧和才能,也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而退化,就算有丰富的经验,也根本无法替代其他方面的衰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建立科学的公司清理结构,让更多的董明珠出现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企业也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健康、更有序。

  而董明珠担任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董事长以来的行为来看,显然,个人意志高于企业意志、个人权力高于董事会权力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一定程度上,还有比较严重的凌驾于股东之上的心态,不然,也不会在股东大会上发飚。正是因为格力尚没有建立起可以让投资者和股东满意的公司治理结构,所以,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才会变得那么敏感,那么引人关注。

  给国企改革出了一道难题

  从完全的市场角度来看,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职务,是符合目前国企改革需要和相关的政策规定的。董明珠兼或不兼格力集团的职务,对格力电器来说,都应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格力集团是一家国企,而不是民企。民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此,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是兼任集团董事长,或者集团董事长要不要兼任股份公司董事长,对企业都不会带来什么影响。同一个兼任也好,两人担任也罢,他们的利益取向是一致的,利益的目标也是一致的。纵然有矛盾,也会从企业利益出发,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而不会因为各自的权力去损害企业利益。

  格力电器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据2015年格力电器年报披露的股权结构显示,格力集团握有格力电器18.22%的股份,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因此,格力集团由谁来担任掌门人,就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职务,就有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出不同形式的举动。这些举动,自然对企业会有好处,也有坏处,甚至出现严重内耗。

  集团董事长与股份公司董事长分设,从体制的角度来看,应当不存在问题,但从协调与凝聚力的角度考虑,可能就会问题很多。要知道,董明珠不仅是一名能人,更是一名十分强势的人。其与格力集团之间的关系如何来处,格力集团能否扮演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角色,能否对格力电器的决策有限参与,董明珠能否容得下集团对自己提不同意见,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显然,这是摆在国企国资改革过程中的一道难题。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不是一个说说就能做到做好的工作。一旦所属企业十分强势,所属企业主要经营者是一名强势的能人,关系就难相处了。从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引发的焦虑不难看出,对中国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之一,也是最急需破解的难题之一。不然,能人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就很难处理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