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那么大个飞机,怎么忘了呢?

2016年10月19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雅 婷

  再完备的操典,不执行,等于废纸

  上海虹桥机场差点儿上演飞机相撞的惨剧:两架载着乘客的飞机擦肩而过,有惊无险,人人捡了一条命。

  这次幸运了,下次呢?

  赶紧查查原因吧: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塔台管制员遗忘了飞机动态,违反了工作标准。说白了,就是指挥这一架飞机上跑道时,把要过来的另一架给忘了!

  有人可能会感叹:好家伙,这忘性真够大的!这不是忘性记性的事,有更深层级的原因。

  人的大脑不是计算机,虹桥机场也不是一周起落两三架的小机场,要光靠脑子记,全记住反倒不正常,记混了才是常态——问题是,谁说这事得靠脑子硬记了?

  应对记忆的不靠谱、人脑的内存不足,人们发明了两样保险。一叫技术,一叫制度。技术,往往指辅助的硬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笔拿本记录下来,就能减轻大脑记忆负担。制度,就相当于软件了。用一套工作流程和章程,消弭遗忘风险,确保信息处在被关注、被控制状态。

  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惊险:一些人开车带娃,下车时候一接电话,很容易把孩子落车里,等发现的时候往往悲剧已经造成了。感慨记性没有用,有人提出设想,开发出一种小装置,人娃离开超过三米就响,这就是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有人提出要建立“下车时看一眼”的程序,日常严格训练、严格遵守,养成习惯。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

  机场调度,跟马大哈带娃不一样,技术、程序早就有。要说规矩严,一般单位都比不了民航,连一个螺丝的拧法恨不能都要规定上,咋还出了这事儿呢?

  再完备的操典,不执行,等于是废纸。不能嫌程序不厌其烦、严谨乃至严苛,一个大铁罐子装上人在万米高空上飞行几千里,不严谨能行吗?章程是事故血泪换来的,麻痹大意,选择性执行,是要栽大跟头的!亡羊补牢,未亡羊更应该补牢。严守制度的精神,应该渗透在日常状态下的一举一动里。几百条人命的事,不容马虎啊!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飞机“伸腿费” 岂能任性收    2016年07月27日
  • ·飞机延误,也不能冲地勤撒野    2016年04月27日
  • ·大飞机 梦想拾阶而上    2015年11月30日
  • ·坐飞机要命的另外一种方式    2015年11月25日
  • ·大飞机是中国梦的众筹之花    2015年11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