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留守娃一天包上万个馄饨的感慨(图)

2016年10月08日 14:39   来源:东方网   井水明

  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8岁的刘明辉与6岁的妹妹跟着爷爷奶奶在江西瑞金农村老家生活。国庆节学校放假,兄妹俩就跟着爷爷奶奶到集贸会上卖小吃和馄饨,奶奶说: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不上学时就跟着我们老两口帮忙,如今孩子每天能熟练的包上万个馄饨。(10月7日《京华时报》)

  本应该是快乐玩耍的年龄,却因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承担起本不应该由他承担的体力劳动,这就是活生生的留守儿童生活现状。他的一言一行,我们既没有听他的怨言,也没有看到他怨状,而是看到了他认真劳动的样子,听到了他能把活干完的自满。8岁留守娃一天包上万个馄饨,这让人想起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一句非常著名的“戏言”,是多么如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常说“什么都从娃娃抓起”,留守儿童从小承担起家庭中的体力劳动,是中国社会底层劳动者家庭不需要格外注意和培养的。那些孩子满眼看到了是家长整天忙不过来的样子,自己在父辈言传身教之下,很容易就掌握了劳动技能,不是他们天生喜欢干体力活,而是生活的重担无形之中也压到了他们身上使然,逼得他们不得不“伸一把”手来帮助辛苦劳作的父辈。

  穷人的孩子早早地就知道了父辈劳作的艰辛,也知道了一分一毛是一个汗珠摔到地成八瓣换来的,更知道没有钱上不了学,吃不饱饭、享受不到应当享受的童趣,而这一切早以在他们心底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而社会阶层的分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决定了一批人必须在他们小小年纪时就必须用自己幼稚的身躯来承担起一份难以承受之责任,尽管他们尚未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许有人会说,苦难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但也许今后的苦难会伴随着他们一生。

  看一看那些奔波于城市之间农民工的身影,再看一看8岁留守娃一天包上万个馄饨,社会最底层劳动者代际传承的除了终日辛苦劳作的样子之外,他们的社会地位还会因为他们的勤劳肯干而出现转机吗?在社会资源分配本来就不公平的氛围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主观上的意愿,而是客观造成的,对此,他们的奋斗和努力,绝大多数并不是来源于主观上的认识高度,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出身的束缚很难改变他们今后的人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观。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