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个消费者团体最近向麦当劳等企业递交请愿书,呼吁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鸡肉。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采购不使用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不过,对于中国市场,麦当劳尚未做出产品中不使用抗生素的承诺。
这意味着,麦当劳很可能会在美国与中国市场执行双重标准。对此,中国网友强烈吐槽。这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抗议,促使麦当劳就范,承诺在中国也不使用抗生素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标”感到失望,希望有关方面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从管理层面对商家进行强制性约束。
说到国内外的标准差距,我想起前几天《新闻联播》的一则报道——四川苍溪县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占据欧美95%的市场,售价不菲。在这背后,是当地农户严格执行欧盟多达320项种植标准。当地曾有一名果农为了减少第二年病虫害,多喷了一次农药,结果因抽检农药残留超标,该村40多户果农的16吨猕猴桃被全部退回国内,第二年整村的出口资格被取消。这一惨重教训使苍溪县的果农真切体会到了标准的威力,如今当地果农相互监督,恪守“标准就是生命线”。
看过这条新闻,相信许多人感觉五味杂陈——欣慰的是,中国农产品抢滩欧美市场,中国农户种出的水果品质一流;遗憾的是,高品质的水果国人可能吃不到,多数国内果农不可能执行数百项种植标准。
其实,提高标准、严格执行就是在淘汰落后产能。但是,淘汰与升级存在包括失业在内“阵痛”,更高的标准往往也意味着成本与售价的提升,这恐怕也影响着国标的变化。
麦当劳也好,宜家也罢,在国内卖着与国际接轨的价格,却试图执行中外有别的标准,必然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愤慨,中国消费者有充分理由维权。提高国标,是约束外企的一种路径。对本土生产者而言,是否准备好一同接受约束?商家不是慈善家,如果出现提质提价,消费者也要有心理准备,要学会用脚投票。打破双重标准,执行更高标准,令人期待,蕴含考验。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