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有一家特殊的饭店,店里的小黑板上写着:“60岁以上老人可凭身份证到店里免费吃饭。只想给你家的感觉……”饭店老板介绍,每天为老人提供餐食的支出有1000多元,但店里的客源也基本是这些老人的子孙们。(7月21日《华商报》)
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老人免费吃饭”难免会显得有些另类。此举不仅让老人们得到了实惠,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的格局下,前来免费吃饭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在饭店一起吃饭不仅可以让他们吃得更有品质,也有助于加强社会互动,消解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
“老人免费吃饭”既有饭店老板家境贫寒、父母去世想弥补的情感因素,也和“道德经济学”密不可分。一方面,饭店帮忙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些老人的子孙们自然懂得“投桃报李”;另一方面,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老人免费吃饭”无疑给商家赢得了好的口碑和声誉,吸引更多消费者慕名而来。
在传统的道德话语中,其实并不排斥牟利,只不过讲究的是一种“道义经济学”。那些“勤俭而富,仁义而贵”的生意人不仅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同。与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不同,“道义经济学”将经济学上的功利与算计置放在道德的框架内——做好事者的“不求回报”与受益者或者家属的“知恩图报”结合在一起,双方往往按照心照不宣的方式进行互惠互利的社会交换,从而避免了言“利”的庸俗与尴尬。
“老人免费吃饭”善意可嘉,切实地做到了裨益老人。即使是一种“道义经济学”,也依然值得肯定。然而,最让人担忧的问题就是“老人免费吃饭”能否常态化、持久化? 一旦前来参与的老人增多,或者饭店的盈利收入下降,“老人免费吃饭”难免会选入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
从社会学上讲,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一方面,可以招募志愿者、义工来为老人就餐服务,降低饭店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公众参与,饭店投入一些,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助一些。只有众人拾柴,“老人免费吃饭”才会燃烧出更加温暖、更加持久的火焰。
透过“老人免费吃饭”这扇窗户,可以更多地发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道义经济学”既是一种经营策略,也是商家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对于那些需要帮助和关心的空巢老人来说,一粥一饭也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情。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老人免费吃饭”更有生命力,也是一个现实的考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