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老人先录像”未必是坏事

2016年07月08日 07:30   来源:红网   毕舸

  马年春晚热门小品《扶不扶》的故事在榕上演。近日,福州的王先生看到一名白发老人突然倒在自己车门边,他让路人先帮忙录像,自己再扶起老人。了解到老人独居后,他特别担心,希望通过晚报呼吁老人的家人能“常回家看看”。(7月7日《福州晚报》)

  要不要扶起摔倒的老人,在中国已然成为敏感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但无论每个人持有怎样的观点,社会仍是继续有老人摔倒,继续有老人因他人的关心而得救,也继续着因无人救援而悲剧频生。

  在扶老人可能会被“讹诈”的现实语境下,王先生仍然选择了将老人扶起,他在扶老人之前请路人帮忙录像,这是一种规避风险的自我保护。如此举动既保护了自己,避免踏入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帮助了老人。

  帕斯卡尔曾说过的话, 不妨在此引用,“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

  摔倒者的“讹诈”很可能带来伤害,勇敢扶起者的高贵也就在此。明知可能存有风险,但有效地通过他人帮忙,规避了风险,最终扶起老人那一刹那,道德的光辉已然在弥漫扩散。不必探究王先生当初可能有的挣扎的心路历程,重要的是他还是选择了帮忙,我们都有幸生活在尚有道德与感恩的世界里。

  回到这个扶不扶的话题上来,其实虽有争议,但多数人的内心,仍是渴望着能扶起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谁的家中没有老人,谁又能逃脱时光的魔力不变成老人?我们都要面对着这个考验人性与道德的选题。

  道德确实很脆弱,脆弱得就像一根芦苇。在当下,医患关系、师生关系、警民关系甚至两代人的关系,都存在太多不正常的现象,妖魔化某个群体不会给社会带来安宁,正如我们都不去扶老人,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一个个老人在路边倒下?这样的景象想起来实在太可怕。

  正常的社会是总存在勇敢的个体,不会因为少数案例而畏缩不前,同时也学会更巧妙地运用各类自我保护方式。在王先生搀扶老人的过程中,那位帮忙录像的路人也会受到感染,或许某一天,他也会这么做,请别的热心人士录像,见证一个虽然有些忐忑、但依然愿意搀扶老人的年轻人,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旁边,会生长出更多同样的芦苇。

  “帮扶老人先录像”未必是坏事,至少我们拥有了人性的监控视频,可以完整记录一个见义勇为者可能出现的忐忑,对于各种风险的担忧,以及为此采取的举措,这才是真实的人性,相比课本里高大上的道德范本,它可以触及每个常人的内心,就此效仿的难度也是最低的。而鼓励“可模仿的道德”,让更多人觉得自己也能这样做,才是“扶老人”背后社会人文关怀传播的最佳渠道。

  我们生活在道德观念更为开放而多元化的社会,就“扶不扶老人”展开的讨论,在现实情境中确有必要,同时,学习王先生的做法,以让人在帮助他人时减少不必要的困扰。或许它看起不来不如“想都不想就扶”的道德高标那么感人,却更扎实地嵌入到生活中,更能让人放下戒心,帮助他人,这才是双赢的社会道德。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