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安”为首,老人才能真“享晚年”

2016年07月20日 10:32   来源:人民日报   张丽娟

  不久前,76岁的老母亲乘坐公交车,下车时还有一只脚没有落地,司机就启动了,致使老人被卷进车轮下,抢救无效离世。家人的悲痛可想而知,通过这件惨剧,我们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冷与热,思考着关乎老年人出行安全的问题。

  意外来得突然,让周边的人都猝不及防。一位先下车的大嫂追赶公交车并大喊“轧人了,快停车”,其他好心人纷纷给家人打电话,几个年轻人有的抱住老人的头、有的叫救护车……虽是陌生人,但热心救助的善意与正义感,在一个老人遇到突发状况时,瞬间被激发了。母亲遭遇不幸,我们很悲伤,却在“路人”身上感受到了正能量和温情。相比而言,公交公司和司机的冷漠让人心寒。既没有沟通也没有道歉或问候,对涉及的责任问题模糊不清,问及有关情况时只是冷淡地表示“我什么都没有看见”。最终,交警认定公交公司负全责。

  人间冷暖的两重天,也在追问这个时代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如何在老龄化社会让人更有获得感。其实,诸如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小区里一些老人也遇到不少状况。一位阿姨说,经常碰到司机嫌弃老年人,不愿意老人上车;一位叔叔说,有一次上公交车,一条腿还没完全上去,司机就把车开出去,摔得不轻。对老人乘车表现出不耐烦,车子启动忽快忽慢,转弯、刹车、经过坑洼路段时不减速……诚然,公交车的运行需要保障按时到站,但不管是上车还是下车,在车上还是在路边,时间与速度同老年人的安全相比,孰轻孰重不难分辨。

  老年人口越来越庞大,道路车辆也越来越多,涉老的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行动慢、耗时长、易受伤,这提醒着全社会应该在人性化安排上做足功课。例如,公交车的驾驶教学和上岗培训应考虑老人因素;又如,设立交通信号灯要顾及年龄差异等因素,在宽马路中间设“安全岛”,以便老人可以顺利通过。另一方面,老人及其家人也应该提高安全出行意识,不乘坐有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及时了解道路改造情况、熟悉车辆的紧急避险措施等,都是自我保护。

  老龄社会的到来,最直接的影响群体就是老人们。除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养老、心理疏导、子女陪伴、智能生活等方面也显得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少老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因“空巢”而生、受“空巢”所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需要社会的关爱,这不仅应成为普遍常识,而且更应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上、日常行动上体现出来。我们常说,工作贵在“落细、落小、落实”,在关爱老人行动中更应如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安享晚年,就是以“安”为首才能真有所“享”。时间流转,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社会整体进步了,对待老人的态度与保障老人的权益也要与之相匹配。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需要社会保障、人人有为,老人安全幸福了,才是社会之福。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