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经济究竟咋样?4篇千字短文告诉你答案

2016年07月21日 15:18   来源:经济日报   

  7月18日到21日,连续4天,《经济日报》在头版位置刊发系列评论文章——“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4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从怎么看,怎么办的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难点、要点。小编特此摘编,以飨读者。

  压力vs活力:新经济激发持续动能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上半年录得6.7%的增速,呈阶段性企稳态势。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也引来不少议论,有的声音纠结于增速是快了还是慢了,有的声音纠结于“L”形走势“横”有多长。实际上,对于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不同的利益体角度不同,必然是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也有之,大可不必局限于阶段性数据本身,不妨“开阖之间观大势”, 看经济发展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在合理区间,是否符合经济规律,是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压力,还要看活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任务,我们主动作为,不再唯GDP,下定决心调结构、转方式。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是巨大的。我国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期,中西部地区极富市场潜力。同时,高耗能投资增速回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双创”点燃了亿万人的梦想,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创意激发出持续发力的动能。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速度,更要看民生。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但关乎民生的指标却很有“温度”。就业稳是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7%,前5个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5.1%左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工收入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国内,还要看国外。在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中,今年美日欧经济增长率仅分别为1.9%、0.5%、1.6%,均低于年初预计。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春季年会上发布了《全球经济展望》,将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调高了0.2个百分点至6.5%。 应该说,一个增长稳定、结构优化、民生托底的中国经济对全球意义重大。

  只有在国际视野下审视中国,用辩证方法来审视形势,我们才会得出客观的判断,正确看待困难和挑战,增强信心和定力。中国经济“上半场”的成绩为完成全年经济任务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底气。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越是面对风险和挑战,越考验智慧与定力。看清大势,坚定目标,埋头苦干,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分化加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专家这样形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分化趋势。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 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结构的分化现象仍旧突出。

  从需求结构看,一边是消费红红火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4%;另一边则是工业和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外贸进出口持续低迷。

  从产业结构看,一边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攀升至54.1%,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方兴未艾;另一边则是传统产业增速继续回落,上游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压力山大”。

  从区域结构看,一边是结构调整早、转型步伐快的省份经济运行良好,企稳回升势头强劲;另一边则是资源型和产业结构偏重的省份,结构调整任务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总的来说,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创新和质量效益的行业、企业和地区,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相反,那些反应迟钝、原地踏步或是心存侥幸的行业、企业和地区,则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变得举步维艰。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新事物不断成长、旧事物逐渐衰落的自然过程,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资源向价值洼地流动、向高收益领域集中的主动选择,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应有之义。

  经济结构的分化调整,是我们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考验。化解需求回升难、动力转换难、部分地区和行业困难等结构性矛盾,要用理性的态度认识分化,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分化。

  要有系统思维。认识经济运行的分化趋势,要有整体观和发展观,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在解决具体的结构性问题时,也要综合施策,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与调结构的关系。比如我国区域发展的“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就是从整体上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

  要有辩证思维。 没有调整就没有分化,没有分化就没有进一步的调整。当前,经济发展形成的新结构,区域经济出现的新起色,企业增长孕育的新动力,都昭示着分化进程中积极创新的正能量已然生成。以投资结构为例,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回落,但是第三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和一些薄弱领域的投资增速都在提升,显示出投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要有底线思维。伴随部分地区和行业走势的分化,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个别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职工收入下降甚至面临失业压力。对于当前的困难形势,我们要确保经济增速不滑出底线,经济运行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风险,更要兜牢民生底线,把人员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要想方设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要通过培训或者转岗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坚决稳住就业这个经济运行的“底盘”。

  动能转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中国经济的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新”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之一,新旧动力转换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运行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改革创新和调整转型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才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力迭代更替的过程。从国际经验看,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长动力由资本与劳动等“老动力”,向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等“新动力”转换是必然趋势。当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双创”极大地释放了发展潜力,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数据显示,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比去年1.2万户又有所提升,市场主体更趋活跃。消费和服务业逐步形成主导作用,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一些传统企业也通过发展新技术新模式,走上升级发展新路。尽管从规模上看,新动能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但在支撑发展、保障就业、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培育新动力需要增强能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培育新的发展动力,需要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形成新的“双引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并跃上新台阶。实践证明,那些转型早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在这一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日子则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

  培育新动力还需保持定力。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要有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当前,旧力渐弱、新力正生,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还存在不少困难,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这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9亿多劳动力、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巨轮就一定能够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改革动真格改“体制机制”,动“既得利益”

  纵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我国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增速好于预期、改革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中国经济疲弱对全球产生溢出效应的担忧开始缓解”,国外舆论对于这份成绩单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尚未完成,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亟待改善,中国经济要获得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量质双升、走得更稳更远、减速又不失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

  推进改革,必须下苦功。解决结构性的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成效初显,单位GDP能耗下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下一步,还应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发挥乘数效应,激发增长动力,增强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产业和市场的活力。

  另一方面,需求侧改革也不可偏废。从“三驾马车”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短期调控稳定经济增长的需求侧改革,不但能缓解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更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争取时间和空间。

  推进改革,必须动真格。 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改革要出实效、见真章,必须提高执行力、落实力。去产能进程遭遇障碍和反弹,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有的地方借着全面实施营改增浑水摸鱼,有的部门对民间投资设置高门槛……对于这些问题,要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督办落实。

  改革须动真格,不是蜻蜓点水,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尸位素餐。只有改革见了实效,人民才有获得感。归根究底,改革是为了发展、让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更是为了人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