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球市场逐步消化英国脱欧情绪开始收复失地时,接连发生的法国尼斯恐怖袭击和土耳其政变又给了市场“当头一棒”,加之美日等国经济前景不佳,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逐渐上升。一片动荡声中,中国经济上半年数据所呈现出的平稳增长,给世界服下“定心丸”。(7月18日《经济日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显疲态,风险远未消除。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经济发展如何,已成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深度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居第二位,货物贸易居全球第一位,当前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就明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人们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将持续增加,而中国经济‘崩溃’的风险也进一步缩小了,很可能根本不会出现硬着陆现象”,先前澳大利亚基金公司AMP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投资顾问肖恩·奥利佛(Shane Oliver)就曾如此表示。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中,中国也再次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印证了肖恩·奥利佛所言,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充分展现了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良好形象。
就现实而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呈现“稳、进、新、好、难”特点。“稳”是指经济运行平稳,从就业到物价,从收入到消费,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进”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力度加大。“新”是指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新动力在增长。“好”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难”主要指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还是比较困难。
事实上,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其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多重利好。
今年9月4日至5日,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资料显示,G20杭州峰会将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核心挑战和突出问题,创新增长方式,挖掘增长潜力。而今中国经济上半年数据所呈现出的平稳增长,已经提振了各界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也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去了“定心丸”,我们更加期待杭州峰会能够构建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为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为强劲的“中国动力”。(南方网杨飞)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