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否还缺点什么?

2016年07月20日 09:22   来源:工人日报   欧阳

  当下的企业,无论大小,对科技、技术创新的热忱可谓是空前,这里有政府宏观层面的诉求,也有微观领域企业自身的视界。随着工业4.0、信息化、互联网+等词汇热络媒体:不创新便难以生存、难以发展,这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

  从公共信息渠道,人们可以了解到基于科技创新的典型解读,诸多成功老板和企业无不在念叨每年的专利数量,以及投入多少研发经费之类的数字等等。这当然是好的趋势。

  不过,对此有必要保持几分冷静的判断:撇开企业自身的广而告之和自我颂扬,无论是专利,还是投入的研发资金,本身并不能证明科技创新的实际能量。

  众所周知,专利数量内含众多的细分枝叶,泛泛一说基本无法做出成色预判。比如在声称一年斩获数千项专利的机构,拥有的也许只是外形设计,或者是简单的改进,以及未必实用的功能附加等等,而真正的技术创新发明专利稀疏。如此,恐怕就不便归类到科技创新族群。

  比如某家庞大的电脑公司,数十年来发明并且在其产品中植入了很多功能性的玩意儿,专利是不少,然而最主要的基本系统优化却广受诟病,结果是发明越多,口碑越差,得不偿失。

  再看资本投入,也是常见的说法:研发经费占比销售费用的多少云云。客观说,占销售总额5%抑或是20%的研发投入,也未必就可以视为成败的关键。投入多说明重视,但投入少也不是轻视的注脚。

  在科技领域,四两拨千斤常有,如苹果公司,这家利润率很高的公司在创新上走的就是低投入之路,虽然有媒体忧虑其营收占比仅3.6%,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但它的竞争对手一定不会认同这样的论断。

  显然,仅仅是专利、资金这些最常引用的数据,除了表明趋向的意愿之外,科技创新要落到实处,还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实践,那就是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方式等,诸如此类的多层面软环境构建。毕竟,人,才是科技的基石。

  不错,从本质上看,创新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是人构建了一个企业独特的文化性格。好在就国内的企业情形看,发力人才聚集,跻身顶级平台,也有成功的经验,比如华为。从一家作坊,到科研才俊群集的巨型平台,华为描绘了站立世界潮头的现实画卷。

  任正非先生说:我们以前是追赶,现在进入了盲区,行进艰险,前途难料。我以为这不是谦虚的态度。事实上外界对华为了解并不多,仅就媒体所述,其科技人员辛劳远胜于研究(发)院所,晚上10点归家近乎是常态,于是有了“华为高收入的背后是全家人付出”的说法。

  这可以理解,如果华为的成功基于这样的背景,人们无疑就看到了其发达的一极,这里面也包含了任老板忧虑的因素——这有点像军队,战役目标确定之后,刻苦、有战斗力的精锐一定会攻克,追逐明确目标的华为不就是如此吗?但这只是科技创新的“纬线”,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还需要另一极:全新的开拓还需要“经线”。

  紧张、艰辛的攻坚自然可以攻克拦路的堡垒,但在方向、路线的选择上却没有一点优势,甚或还有劣势:大多数改变行进方向的发现都源于“不经意的闲散”,比如时下热炒的石墨烯或许就是如此。而关于谷歌,这家高科技巨头“豢养”闲散半仙的故事早就广为流传。

  严谨、高强度的攻坚和闲在、游荡的思绪是科技创新的两极,只有经、纬同时具备,才能编织出创新的脉络网线。

  那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我们是不是还缺了点儿什么呢?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