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该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或者说更为重要的,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才是真正的科技创新?如果创新思维和运作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新常态之下的科技创新,仍有落入陈旧、落伍套路的可能。如果那样,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的创新,就难以真正转化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需要明确的是:科技创新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创新的基础性阶段,没有任何人能够清楚地预测创新的前景。即便目的明确,其结果也殊难预料。与其说创新具有明确的必然性,不如说真正的创新往往是偶然得之。但这偶然,却必然地来源于大量基础性研究积累。
科技创新还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一试错过程是不断矫正创新的路径,以使创新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在现实中,试错过程不仅能试出了原有目标的不可行,有时还会试出一个新的结果,而这个新的结果,可能与原来预想的大异其趣。
创新的上述特性,都预示了一个让人极为无奈的前景:创新需要巨大的投入,却未必会取得让人欣慰的结果。坦率而言,目标明确、集中攻关的传统科研体制和运营模式,基本上无法适应这样的创新。
可是,如果能够把这样前景不明的创新交给市场,情况也许就会大不一样。市场不仅擅长高效配置各方资源,更能够以客观乃至无情的淘汰,筛选出更具资本价值和科技前景的创新项目。在市场筛选下,巨大的投入乃至创新失败,都不过是必要的成本,而不是所谓的前功尽弃。
创新的不确定性当然也是巨大的风险。但创新的最大风险,还不是创新的失败,而是这一项科技创新,是不是真正的创新,是否真的能够为经济发展助力。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许多地方政府往往倾全力推广某一项科技创新项目,以期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现实经常事与愿违。近期最为明显的例子,当属光伏产业。技术角度而言,不能说光伏的科技含量不高,但是这一高科技技术不仅没有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却变成许多地方经济的噩梦。其中教训究竟是什么,实在值得深思。
说到底,地方政府怎么有能力认定哪一项创新是真正的创新?即便在市场中搏杀的企业家也不会有十足把握。一项看上去极具科技含量的创新,究竟是否如其看上去的那样充满前景,是否真的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评判标准不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广,也不是企业家的慧眼青睐,而是市场。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重要讲话中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科研体制的短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而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则是当前科研创新体制无可回避的挑战。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