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100个错发红包”被退回释放的是诚信光芒

2016年07月04日 13:44   来源:东方网   郭元鹏

  这两年,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一种时尚。一般来说,发红包和收红包的人都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的,可前不久上海市民刘女士却在发红包的时候遭遇了烦心事。为了讨个好彩头,刘女士包了100个1.88元的红包,想在群里热闹一下。没想到,因为输错了小数点,发出去的红包变成了每个188元。群里的妈妈都把红包还了回来,100个红包一个不少。(7月3日《新华网》)

  在这个群里的妈妈并不熟悉,而是高考的时候,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关注焦点,自发在网络上成立的一个群,甚至连姓氏名谁都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群里错发了红包,如果没人退回来,想找都找不到。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发红包者暗示自己发错了钱款的时候,所有抢到了红包的妈妈,都主动退回了错发的红包,100个红包一个都不少。

  原本是想发1.88元一个的红包,发100个也就是188元,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这是为了烘托一下气氛。没想到的是就因为点错了小数点,却发出了18880元。这对于发红包的妈妈来说,当然会是十分心疼的。将近两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会是不小的数目。

  现实生活中,错发了红包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可是有的时候就不会是如此完美的结局。有的为此谩骂开来,有的为此对簿公堂。前段时间北京的一位老人就因为发红包的事情,和网友打起了官司。这次事件,对于错发红包的妈妈来说,也是一次警示。在网络之上,要十分谨慎。如果是在银行转款的时候点错了小数点,如果是在其地方点错了小数点,可能就是更大的麻烦了。生活中,要多些谨慎的心理。工作中,也要多些谨慎的心理。千万不能成为马大哈。

  信息发错了还有撤回功能,可是红包发错了覆水难收,对方点击领取了,能不能收回来就真的得靠人品了。可是,这起事件却给了我们一个最为美满的答案,慌乱的序幕是有序的片尾。

  这起新闻事件,给我们的是更大的思考。我们在感动里,看到的是诚信的价值,是诚信的光芒。错发红包的妈妈,虽然流露出了“错发的感觉”,却没有不依不饶的追要,这也算得上是“吐口吐沫砸个坑”的诚信坚守,她准备自己承担自己的过错。而这些领取了红包的妈妈们也没有因为人家没有追要就心安理得,而是一个个主动退回了领到手里还没有焐热的红包。这也是一种对底线的坚守,这也是一种对诚信的坚守。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些这样的诚信意识。我们需要钱财,却需要用正当的手段获取钱财,我们爱财却不要贪财。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坚守诚信的时候,我们的这个社会就会是温情的,就会是和谐的,就会是美好的。我们的一次次诚信的坚守释放出的就是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