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看海,市长怒斥不如制度给力

2016年06月03日 14:35   来源:光明网   胡 艺

  “我们预案标准高,但应急反应慢!”6月1日,武汉市遭遇今年最强降雨,20余处路段严重渍水,启动排渍抢险三级预案。在视频紧急调度会上,该市市长万勇痛陈防汛排涝工作存在短板。万勇要求,凡因渍水中断交通或造成严重交通拥堵的地区,领导要第一时间到现场调度指挥。交通不恢复,领导不得离开。(6月2日《楚天金报》)

  天降暴雨,轿车泡在渍水中动弹不得,司机爬上车顶打电话求救。1个小时后司机仍然被困车顶。看到这样的监控画面,市长能不发火吗?市长痛陈防汛排涝短板,要求各部门“做最坏的打算”、“交通不恢复领导不离开”。这样的表态无疑值得肯定。不过,在我看来,城市再度出现看海奇观,市长不仅要批评相关部门疏导、救助不力,而且要防患于未然,下决心完善地下管网建设,提高防汛排涝能力,终结城市“看海”奇观。

  虽说急骤的暴雨是城市出现看海奇观的重要原因。但是,每到雨季,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各地市民纷纷“看海”,城市内涝如此严重。显然难言正常。值得追问的是,某些地方地下管廊建设为何滞后,城市内涝成了老大难问题呢?应该承认,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埋在地下的管网工程确实不显眼;与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相比,地下管网的社会效益显现比较慢。但是政府没有理由忽视地下管网建设。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关于城市下水道,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说过:“检验一个城市是否发达,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

  在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大饼摊得越来越大,房子越盖越高,但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一些地方暴雨频发,固然有天公不作美的自然因素,但是每逢暴雨,城市看海、汽车抛锚、岸上捕鱼的场景就会重演,一些城市还发生了城市积水淹死人的悲剧。

  面对暴雨淹城的质疑,一些城市往往以“暴雨多少年一遇”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缺陷辩解。前几年一场大雨让南京成为一片泽国。对此,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排涝防汛设施不能以极端天气的表现来检验,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标准、办法来检验,南京的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城市地下管网设施不能应对暴雨袭击,职能部门负责人还以“国家规范”来推卸责任,显然没有说服力。某些官员只想着城市的面子,罔顾城市的“里子”,热衷于打造夺人眼球的形象工程,而不想着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投资实实在在的地下排水设施、良心工程。某些部门选择性作为,如何让人信服?

  同样在武汉,去年曾有消息说,因为地铁施工,武汉老城区清末铺设的水管退役。百年前铺设的水管至今正常使用,从未爆管,我们现在的下水道为何常常堵塞,城市逢雨必淹,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民生优先”的口号常常挂在某些官员的嘴边,有的地方有的人为何光说不练呢?其实,把地上的形象工程与地下的“城市良心”放在正义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谁缓谁急,并不是一个疑难问题。政府热衷投资形象工程,不愿意投资公共设施,更不愿意优化地下管网,实际上是政绩观错位、形象观异化。相关部门为何不可以放缓上马形象工程的步伐,把打造形象工程的热情转移到民生小叙事上来。

  内地城市屡屡“看海”敲响了城市建设的警钟。要终结“看海”奇观,不靠市长怒斥,而需要制度强力推进。这需要中央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与排涝防洪效率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督促地方政府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发展观念,纠正“重建设轻维护”的市政管理模式,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地下,完善地下管网系统,增加城市排涝、防洪能力,提高城市应急水平与专业救援能力,让市民少受淹城之苦。如此,才能增加民众公共安全感,体现执政者的良心与责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